美国关税
美国关税政策反复导致市场不确定性加剧,若国产光模块符合关税豁免条件,短期将缓解产业链估值压力,长期看好国产替代及内需机遇。
全球绒毛浆产能近800万吨,我国产量20万吨,进口约100万吨(90%来自美国)。美国加征关税后,绒毛浆受影响最大。国内高端绒毛浆价格快速上涨,但下游采购较少。国内部分企业如云景、岳阳林纸、可靠等具备平替能力,太阳、华泰、仙鹤等具备转产能力。
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乙烷进口关税从1%加征至35%,导致乙烷到岸成本激增,国内乙烷裂解装置利润跌至负值,行业开工率降至65%,预计6月起将出现大面积停工。乙烯、聚乙烯等下游化工品供应缺口扩大,价格上行压力显著。
文章分析了中美关税升级对聚乙烯产业链的影响,特别是乙烷进口依赖度高的问题,并指出煤制烯烃(甲醇)作为替代美国进口乙烷的可行方案。金牛化工的甲醇制烯烃技术可替代乙烷裂解制乙烯,且在当前煤价下行背景下更具成本优势。
特朗普政府对包括饮料浓缩液在内的多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导致百事可乐因核心原料浓缩液主要产自爱尔兰而成为直接受害者,可口可乐则因其更本土化的生产布局受影响较小。
保税仓概念大涨的核心逻辑包括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下的避险需求、供应链重构与区域化布局、行业供给刚性与政策红利、跨境电商与流量迁移以及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美国乙烷关税冲击导致中国塑料厂面临关停风险,国内乙烷产业链自主可控的紧迫性凸显,相关企业迎来发展机遇。

标签

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