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
5月1日智元研究院将发布消费级外骨骼产品,多家上市公司涉足外骨骼机器人研发与应用,涵盖医疗康复、工业助力及军事领域。
2025年五一假期,外骨骼机器人在旅游景区受到热捧,成为科技与旅游融合的标志性事件。这一创新应用不仅提升了游客体验,还推动了医疗康复、工业制造和消费电子板块的发展。多家A股公司通过技术研发和资本布局参与外骨骼机器人产业。
智能眼镜被央视新闻重磅报道,AI眼镜迎来爆发元年,星纪魅族AR智能眼镜StarV View采用BirdBath技术,提供巨幕体验。比依股份参股的理湃光晶为星纪魅族等头部AR整机厂商提供核心零部件。
公司计划以消费电子器件为基本盘,重点突破散热器件和创新智能穿戴产品,并研发多样化智能穿戴设备及相关AI应用。同时,公司在复合材料领域进行技术研发,以满足新兴应用场景的需求。
星纪魅族在2025年迎来重大标志性事件,其AI眼镜和智能眼镜线下支付功能成为智能穿戴领域的焦点。通过与蚂蚁国际旗下Alipay+跨境支付科技团队合作,首发搭载于StarV Air2,预计2025年Q3实现支付功能。这一突破填补了智能眼镜行业在支付领域的空白,推动智能眼镜向多功能智能终端演进。相关A股标的包括天音控股、华星资本、博士眼镜等,涉及消费电子、人工智能、AR/VR板块。
明月镜片通过技术自主化、品牌高端化、产业智能化三大战略,构建起覆盖传统镜片与智能穿戴的双增长曲线。在青少年近视防控、AI眼镜等赛道的技术突破,叠加与徕卡、小米等企业的战略合作,使其成为视光产业升级的核心参与者。
昨夜发酵的消息涵盖了人工智能、智元机器人、AI眼镜、跨境支付、化工涨价、创新药、小米汽车、Grok 3.5大模型等多个热点领域,相关概念股受到市场关注。此外,多只个股新增了概念标签,如人形机器人、股权转让、小米概念、芯片概念等。
总书记参观人工智能产品体验店,强调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广阔,需加强政策支持和人才培养。华为星闪技术针对AR/VR、智能穿戴等核心应用场景,低延迟、高吞吐等特性可显著提升AI眼镜等产品的交互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