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或将持续,中国军贸订单爆发式增长,相关概念股梳理
自4月下旬克什米尔枪击事件发生以来,印巴边境局势持续升温。回顾历史,双方关于克什米尔的领土争端由来已久,冲突时有发生,但通常能较快平息。着眼当下,印巴虽展现强硬姿态,但或均无意扩大冲突,其他国家也积极呼吁双方保持克制。展望后续,短期内,印巴紧张态势或将持续,但冲突烈度及范围料难大规模升级。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几乎没有空间可以缓和局势 冲突正进入盲目升级的阶段】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表示,几乎没有空间可以缓和局势,冲突正进入盲目升级的阶段。此前巴基斯坦防长阿西夫表示,若印度继续升级局势,可能爆发核战争。印度国防部长辛格称,不希望局势升级,但若巴基斯坦采取行动,印方也不会退缩。
印巴冲突升级背景下,中国国防军工板块的结构性机会主要集中在实战验证装备的核心供应商及军贸出口高弹性领域。结合战场直接关联度、技术壁垒及市场表现,以下方向及标的值得重点关注:
一、实战装备核心受益标的
1.歼 - 10C 整机及供应链
- 中航成飞(302132):通过重组整合中航工业成飞 100% 股权,成为歼 - 10C、歼 - 20 等主力战机的核心上市平台11。歼 - 10C 在印巴空战中展现的超视距打击能力(PL-15 导弹 + 有源相控阵雷达)验证了技术优势,预计后续订单将加速释放。公司 2025 年 Q1 股价已累计上涨 60%,成为军工板块龙头。
- 航发动力(600893):为歼 - 10C 提供 WS-10B 发动机,该发动机在高温稳定性和推重比上对标俄制 AL-31F,实战表现直接影响国际市场对国产发动机的信心。公司 2024 年航空发动机收入占比超 70%,毛利率达 28.5%。
- 中航沈飞(600760):虽未直接参与歼 - 10C 生产,但其主力机型歼 - 16 在多用途作战能力上与歼 - 10C 形成互补,且舰载机技术储备(歼 - 15)可能受益于海军装备升级。2025 年 Q1 机构预测净利润增速达 25%,当前 PE 仅 28 倍,显著低于行业均值。
- 中航西飞(000768.SZ)歼-10CE的生产商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核心企业,此次实战表现验证了其技术优势,可能推动国际订单增长。涉及军贸业务的上市公司中航成飞涨幅居前。巴基斯坦后续可能追加订单,中东、非洲等市场对中国高端战机的需求或提升。
- 洪都航空(600316.SH)主要生产教练机和导弹系统,与战斗机配套的导弹(如霹雳-15E)需求增长可能带动业绩。歼-10CE搭载的霹雳-15E导弹在实战中表现突出。
2.导弹与防空系统
- 航天电子(600879):为 HQ-17AE 近程防空系统提供雷达制导组件,该系统在塞尔维亚等国的部署验证了实战价值,巴基斯坦可能进一步采购以强化防空能力。公司 2024 年导弹配套业务收入增长 35%,毛利率提升至 32%。
- 国科军工(688543):专注导弹固体发动机研发,2024 年获得 7.39 亿元订单,产品应用于红旗系列防空导弹及空地导弹。2025 年 Q1 营收同比增长 120%,合同负债环比增加 1100%,显示订单饱满。
- 高德红外(002414):红外成像制导技术全球领先,其 “红箭 - 12” 反坦克导弹已出口至巴基斯坦,未来可能拓展至空对空导弹领域。2024 年军品毛利率达 58%,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 中兵红箭(000519.SZ)主营导弹制导系统,指出其产能利用率可能提升至95%,受益于军贸需求爆发。
二、军贸高弹性赛道
1.无人机与精确打击
- 中无人机(688297):翼龙 - 2 无人机在察打一体任务中表现优异,2024 年出口订单金额超 20 亿元,覆盖中东、非洲等地区。公司计划 2025 年产能提升至 200 架,对应收入规模有望翻倍912。
- 航天彩虹(002389):彩虹 - 6 无人机具备长航时(40 小时)和大载弹量(2 吨),可执行边境巡逻和战术打击任务。2024 年无人机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 45%,海外市场占比超 60%。
2.电子对抗与雷达
- 航天南湖(688552):主营防空预警雷达,2025 年 Q1 营收同比激增 1201.58%,主要受益于低空防御系统需求爆发。其雷达系统可兼容歼 - 10C 的数据链,形成协同作战网络914。
- 国睿科技(600562):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国内领先,产品应用于歼 - 10C 及海军舰艇。2024 年雷达业务收入增长 28%,毛利率达 41%,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高端材料与核心部件
- 西部超导(688122):为歼 - 10C 提供钛合金结构件,其产品强度重量比优于传统钢材,在隐身战机中渗透率超 30%。2024 年钛合金销量同比增长 35%,毛利率达 45%。
- 中简科技(300777):国产 T800 级碳纤维核心供应商,性能对标日本东丽,已批量应用于歼 - 20 机身及导弹壳体。2025 年产能扩张至 500 吨,对应收入规模有望突破 10 亿元。
三、市场逻辑与风险提示
1.核心驱动因素
- 实战验证效应:歼 - 10C 与 PL-15 导弹的战场表现直接提升中国军工装备的国际声誉,预计 2025 年军贸订单增速将超 40%,埃及、沙特等潜在买家可能跟进采购。
- 内需结构性增长:“十四五” 后期装备列装加速,叠加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域新质领域的政策支持,军工行业订单有望在 2025 年下半年迎来拐点。
- 估值修复空间:当前军工板块 PE(TTM)约 55 倍,低于 2021 年高点(80 倍),且部分细分领域(如航空发动机、军贸无人机)仍处于估值洼地。
2.风险与策略
- 地缘政治波动:印巴冲突若升级为全面战争,可能引发国际制裁,影响军贸订单执行。
- 投资建议:优先关注实战验证装备供应商(如中航电测、航发动力)及军贸高弹性标的(中无人机、航天彩虹),同时布局新材料与电子对抗领域(西部超导、国睿科技)。短期可关注事件驱动机会,长期需跟踪 “十四五” 订单落地及军贸合同进展。
- 订单放量信号:若巴基斯坦在 2025 年 Q3 追加歼 - 10C 采购(预计 12-18 架),相关产业链公司业绩弹性将显著提升。
- 技术验证突破:翼龙 - 3 无人机若在 2025 年珠海航展完成首飞,可能打开全球高端无人机市场。
综上,印巴冲突的持续发酵为中国军工板块提供了短期情绪催化与长期逻辑支撑,投资者可围绕实战装备、军贸出口、技术壁垒三大主线布局,重点关注中航电测、航发动力、中无人机等核心标的的订单进展与估值修复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