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导读】
1、AI制药产业迎来重磅政策利好,两家公司已有前瞻布局
2、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标今年实施,行业格局优化利好头部厂商
3、金河生物:目前上市销售的宠物及兽用疫苗产品达16个
4、冰山冷热:全球首套船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设备碳捕集系统落地应用有序推进
【今日头条】
AI制药产业迎来重磅政策利好 两家公司已有前瞻布局
————————
4月24日,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支持相关单位建立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协同开展医药大模型技术产品研发、监管科学研究等,强化标准规范、科技伦理、应用安全和风险管理等规则建设。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鼓励龙头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大用户等组成联合体,面向医药全产业链形成一批效果显著的标志性应用场景。鼓励各地建设医药人工智能领域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共性技术、知识产权运营、开源社区等公共服务平台。
人工智能可缩短药物上市时间,提高成功率,为制药公司带来丰厚回报。根据ARKInvest发布的《BigIdeas2025》,未来人工智能与药物研发深度融合阶段,药物上市时间平均缩短约40%至8年,药物研发总成本平均降低约75%至6亿美元。目前,AI制药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大型药企在加速布局AI+新药研发,进入临床试验的人工智能发现的药物分子数量快速增长。随着相关领域利好政策的驱动及AI技术的加速进化,AI制药产业望加速爆发。
$仟源医药(sz300254)$ 与亿药科技于24年5月设立合资公司仟源亿药,聚焦基于AI制药技术下两条管线(抗衰老及肥胖领域)创新药物的研发及产业化。亿药科技拥有一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不依赖于已知靶点、基于深度学习的灵素系统,通过药效预测筛选分子,提高筛选效率。
$华森制药(sz002907)$ 与高校专家合资成立的成都奥睿药业是一家基于AI药物发现技术平台,致力于小分子靶向创新药研发公司,孵化有“靶向细胞Necroptosis的小分子抑制剂的创新药研发等项目”。
【投资聚焦】
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标今年实施 行业格局优化利好头部厂商
————————
4月24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促进新产品有序供应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称,2024年底,修订后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以下简称《技术规范》)正式印发。《技术规范》设定了两个实施时间,其中生产环节实施时间是2025年9月1日,销售环节实施时间是2025年12月1日。
标准实施前,电动自行车研发设计、零部件制造、整车生产、检验检测、强制性认证、销售物流、监管执法等产业链各环节都需要按《技术规范》要求做好调整和适配,确保生产环节正式实施后,符合《技术规范》且获得CCC证书的合格电动自行车产品能够大批量供应市场,在满足人民群众消费需求的同时减少老百姓身边的安全隐患。从以往情况来看,技术进步和使用场景拓宽促进了电动两轮车的持续渗透,2025年以旧换新的国家补贴政策进一步深化,对比浙江、江苏、湖北省,其他省的补贴力度仍有提升空间。分析师预计,两轮车行业以新国标新车型为契机整体提价和提升利润率是趋势,符合所有企业的利益。2025年两轮车销量或有双位数增长,均价或有3%左右提升。新国标落地,行业格局有望优化,利好头部厂商。
$爱玛科技(sh603529)$ 是电动两轮车行业领军者,有望受益行业新规与补贴落地。
$九号公司(sh689009)$ 产品定位于高端电动两轮车赛道,电动两轮车智能化优势显著,产品及渠道拓展带来高增长。
【独家参考】
金河生物:目前上市销售的宠物及兽用疫苗产品达16个
————————
$金河生物(sz002688)$ 4月2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答称,公司六期工程项目于2025年1月投产,新增产能6万吨,用于生产金霉素、土霉素及其他化药产品。新建工厂采用智能化的设备设施,未来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发酵指数水平。公司拥有四大生产基地、两大研发中心、四大核心技术平台。公司围绕猪用、反刍(牛羊)、宠物、诊断试剂及技术服务四个主赛道,构建了极具竞争力的产品管线。目前上市销售的疫苗产品有16个,在研和申报文号的产品达20多个。
冰山冷热:全球首套船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设备碳捕集系统落地应用有序推进
————————
$冰山冷热(sz000530)$ 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拥有二氧化碳领域国际领先技术,二氧化碳跨临界技术系列化商用走在行业前列。2024年,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广泛商用,第六代跨临界全引射制冷机组成功研发;建成国内首个二氧化碳跨临界零碳冰场,首例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冷热耦合五合一系统,综合节能超过其他冰场50%;自主研发全球首套船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设备碳捕集系统,落地应用有序推进。公司围绕核心冷热产品与解决方案所覆盖的丰富应用场景,务实选择人工智能技术,有序推进产品智能化、生产过程智能化、运行管理智能化。
【财经要闻】
1、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2、国家发改委、央行部署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3、财政部下达水利发展资金471亿元,聚焦保安全惠民生促发展加力支持水利建设。
4、无人商业空间站1.0亮相中国航天大会,预计今年10月发射。
5、何立峰出席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部署会并讲话。
6、一季度乌鲁木齐航空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同比增长612.8%。
7、商务部:中方与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签署多项经贸合作成果文件。
8、Momenta首批车端无人产品预计在2025年底进入试运营。
9、中国央行:4月25日将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
10、七部门: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
【公告淘金】
1、$三联锻造(sz001282)$设立机器人及航空部件研究院分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等。
2、$纽威数控(sh688697)$计划投资约8.5亿元建设五期高端智能数控装备项目。
3、$恒玄科技(sh688608)$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72%,拟每10股派发12元并转增4股。
4、$中信金属(sh601061)$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69%。
5、$一汽富维(sh600742)$与吉林省仿生机器人创新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6、$元利科技(sh603217)$投资7.6亿元建设年产2.5万吨受阻胺类光稳定剂项目。
7、$中国平安(sh601318)$2024年年度股东会增加临时提案,拟发行不超500亿元人民币债券融资工具。
8、$华安鑫创(sz300928)$收到6个项目定点通知,涉及11款产品。
9、$新瀚新材(sz301076)$公司是行业内较早从事生产DFBP的企业,与国内外知名PEEK厂商都建立了合作关系。
10、$广生堂(sz300436)$三联全口服治疗乙肝方案II期临床申请获批。
11、$幸福蓝海(sz300528)$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94%,受春节档票房表现影响发行及放映收入增加。
12、$中微公司(sh688012)$一季度净利润3.13亿元,同比增长25.67%。
13、$恒瑞医药(sh600276)$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7%。
14、$星网宇达(sz002829)$ 与吉林省仿生机器人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今日导读】
○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文 推动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
○支付宝“碰一下”再投入百亿元 助力生态生意增长
○“星辰探梦”启新程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中证头条】
七部门发文 推动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出,深化人工智能赋能应用。支持相关单位建立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协同开展医药大模型技术产品研发。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应用试点,鼓励龙头医药企业与医疗机构、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大用户等组成联合体,面向医药全产业链形成一批效果显著的标志性应用场景。鼓励各地建设医药人工智能领域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共性技术、知识产权运营、开源社区等公共服务平台。
点评:医药工业数智化市场正在迎来政策、技术、需求三重驱动的黄金增长期。中国“十四五”规划明确将生物医药与数字经济列为重点,推动医药工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新基建投资(如5G、工业互联网)为医药工厂的智能化改造提供基础设施支持。截至2024年底,中国数字化医疗市场规模已突破1.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5%。中研普华预测,2025年数字化医疗市场规模将突破1.8万亿元,到2030年有望达到2.5万亿元。医药工业数智化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产业生态的重构。政策红利、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共振,将催生万亿级市场,其中AI制药、智能工厂、精准医疗三大赛道最具爆发力。
$泓博医药(sz301230)$ 与华为合作开发AI药物设计平台,化合物筛选效率提升30%,2024年合作药企超20家,研发周期缩短40%。
$乐心医疗(sz300562)$ 为健康 IoT 与互联网医疗健康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正朝着智能化、可穿戴、多功能及互联网医疗方向发展。
【中证聚焦】
支付宝“碰一下”再投入百亿 助力生态生意增长
----------------
据报道,为助力生态经营,支付宝4月24日宣布,在此前推出40亿“服务商激励计划”的基础上,再为商家推出“商家百亿助力计划”,助力生态伙伴生意增长,促进服务业消费提振。据了解,上述“商家百亿助力计划”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第一,免费升级商家收银设备;第二,推出提振消费专项补贴。此外,为了进一步助力商家和服务商的数字化经营,支付宝还将向合作伙伴全面开放基于“碰一下”的超300种细分行业场景解决方案,助力每一位生态伙伴借助“碰一下”这个新入口,提升品牌与客户之间的服务,获得生意的新机遇和新增量。
点评:自首笔交易诞生以来321天内,“碰一下”已覆盖全国超400个城市,接入5000+品牌及千万商家,场景拓展至点餐、开门等300种细分场景。目前,用户数破亿。随着“碰一下”模式的爆火,过去的321天里,“支付宝碰一下”已然形成了一条涵盖软件开发、硬件制造、手机厂商、服务商、品牌商家、行业场景的完整生态链条。在“支付宝碰一下”成为创新入口的背后,有着自主可控的中国制造作支撑,并由新入口推动了国内消费生活场景的持续迭代,三者相互激发,成为支付宝再造一个新入口的具象内涵,也催生了更强的内生性创新发展动力。
$奥比中光(sh688322)$ 3D视觉传感器龙头,为支付宝“碰一下”提供整机设备产品。
$拉卡拉(sz300773)$ 为中国领先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是第一批参与支付宝“碰一下”支付功能的合作伙伴,负责“碰一下”在餐饮、零售、交通等场景的推广与终端部署。
【要闻精选】
○工信部就《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促进新产品有序供应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日前,海关总署会同中央网信办、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等20个部门(单位),联合部署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
○在4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将加快建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规则。
○财政部下达水利发展资金471亿元,聚焦保安全惠民生促发展加力支持水利建设。
○据报道,美方高级官员透露,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多种方案。第一种方案,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可能降至大约50%-65%。第二种方案则被称为“分级方案”,美方将把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分为所谓“对美国国家安全不构成威胁”和所谓“对美国国家利益具有战略意义”的商品。前一类商品征收35%的关税,对第二类商品的关税税率至少为100%。
○张文宏团队公布广谱抗猴痘药物研发进展,将进入临床审批阶段。
【产经透视】
“星辰探梦”启新程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4月24日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在“东方红一号”发射55载之际开启第20次神舟问天之旅。当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目前,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A股公司中,$航天科技(sz000901)$ 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旗下的航天飞行器产品制造公司,公司加速度传感器、电源电路产品助力神舟十八号、神舟十九号、嫦娥六号等多项载人航天工程和探月工程任务。$振华科技(sz000733)$ 航天电子元器件应用于火箭控制系统。
◆2025 年 4 月 24 日,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中国国家航天局面向国际社会发布《天问三号火星取样返回任务国际合作机遇公告》,共开放天问三号探测器 20 千克质量资源,与国际同行共同开展火星探测与研究。天问三号任务是中国行星探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于 2028 年前后发射实施。
【公司动向】
○4月24日,在“支付宝碰一下”生态大会上,$复旦微电(sh688385)$子表示,正与蚂蚁集团旗下支付宝合作研发“碰一下”专属芯片。据悉,目前该款芯片已获得来自支付宝首批超千万的大订单。此外,另一款用于“碰一下”支付以外应用场景的新芯片也已在研发中。
○4月24日,在上海车展现场,均联智行与$保隆科技(sh603197)$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L2到L4级辅助驾驶及智能座舱领域,推动相关产品技术在车路云、低空经济和机器人领域的协同和应用。
○$东方电热(sz300217)$在与机构投资者线上交流时表示,公司积极转型熔岩储能电加热器、大飞机试验用电加热器等产品,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储备订单已超1亿元。公司也在积极开拓硅烷气,硅碳负极、半导体加热等赛道。
○$三联锻造(sz001282)$拟设立分公司专注于机器人和航空航天零部件的研发。
○$星网宇达(sz002829)$与吉林省仿生机器人创新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括具身智能本体、大模型、运控系统及工具链的场景应用工程攻关,以及机器人及相关智能装备的生产、制造等。
○$纽威数控(sh688697)$拟不低于8.5亿元投资五期高端智能数控装备项目。
○$东华测试(sz300354)$拟定增募资不超1.5亿元,用于智能化测控产业升级项目。
○$阿尔特(sz300825)$与江汽集团、项昌乐院士团队将在低空无人智能装备领域深度合作。
○$中广核技(sz000881)$成功研发出全国产100%自主可控的航空航天线缆用XETFE材料,打破长期以来该材料依赖进口的困局。
○$新瀚新材(sz301076)$是行业内较早从事生产DFBP的企业,与国内外知名PEEK厂商都建立了合作关系。
○$古越龙山(sh600059)$拟2亿元-3亿元回购股份。
○$公牛集团(sh603195)$拟2.5亿元—4亿元回购股份。
○$唐德影视(sz300426)$ 证券简称拟变更为“华智数媒”。
【资金观潮】
○4月24日沪深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420.6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的板块是电力、风电设备和化学制药,分别净流入11.83亿元、2.33亿元和2.2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的个股是N天有、宁德时代和永辉超市,净流入额分别为8.09亿元、3.59亿元和2.41亿元。
○$贝因美(sz002570)$ 4月24日涨6.60%,成交额32.24亿元,换手率42.95%,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2家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8132.25万元,有1家机构专用席位净卖出2521.57万元。
○$青岛金王(sz002094)$ 4月24日涨2.24%,成交额36.39亿元,换手率57.39%,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5家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2.36亿元。
【今日导读】
>我国推进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 AI医疗成为主要抓手
>“千帆星座"完成五批次发射 更多应用场景将落地
>三联锻造设立机器人研究院 纽威数控投建装备项目
>华安鑫创收到6个项目定点 恒玄科技一季度业绩增长
【上证聚焦】
〇我国推进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AI医疗成为主要抓手
————————
4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其中提到,到2027年,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取得重要进展,以数智技术驱动的医药全产业链竞争力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到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数智技术融合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医药工业全链条数据体系进一步完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生态体系进一步健全。
@华泰证券研究所 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应用,医院在全病程管理中的效率将大幅提升。AI的广泛应用预计将极大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加速诊断与治疗的过程。医疗行业有望成为最先将AI技术转化为收入和利润的领域之一,这是因为AI技术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中信建投研究所 表示,AI医疗在提升医疗器械功能、检查检验结果解读、辅助临床医生决策、健康管理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价值较大,是医疗企业和医院必须重视的创新方向和竞争趋势。企业有望借助AI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客户黏性,巩固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此外,用好DeepSeek等AI工具有助于企业降本增效、改善盈利水平。
$润达医疗(sh603108)$ 以传统IVD业务为基础,通过AI技术实现从“产品服务商"向“智慧医疗生态构建者”的转型,其核心优势在于医疗数据资源、华为技术赋能及全场景应用落地能力;
$优刻得(sh688158)$ 以“云计算+人工智能”为核心战略,深度布局AI医疗领域,通过技术赋能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推动智慧医疗、精准诊疗等场景落地。
【上证精选】
〇4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的通知,与此前实施的2022年版清单相比,事项数量由117项缩减到106项。无人驾驶航空器、电子烟等新业态被纳入。
〇4月24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第四届政企采购数字供应链生态大会上正式发布两项绿色供应链管理团体标准,可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绿色标准模糊”“管理效能参差不齐”等痛点。此次发布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指南》《绿色供应链管理成熟度评价指标》两项团体标准,构建了涵盖绿色供应链战略与规划、评价与改进等七个维度的管理体系,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对应设置了评价指标。
〇4月24日,交通运输部相关新闻发言人表示,《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将于5月1日起实施。《技术要求》共包含10个部分、5个资料性附录和2个规范性附录,是我国首部针对锂电池水上安全运输技术要求的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〇4月24日,我国科技成果评价领域自我声明团体标准《科技成果评价自我声明技术规范》(T/CIE 297 -2025)正式发布。标准的实施将助力科研机构、企业精准展示成果价值,为投资机构、政府部门提供可信决策依据,加速构建“产学研用"协同的创新生态。
〇4月24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防科工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印发《上海市关于加快培育商业航天先进制造业集群的若干措施》,到2027年,上海商业航天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左右。标志性产品产业化规模放量,商业火箭总装制造能力每年100发、商业卫星智能制造能力每年1000颗、应用终端批量制造能力每年100万个。
〇4月24日,国内首家民营太空飞船公司--紫微科技携带多舱段B300系列小型商业货运飞船组合体(无人商业空间站1.0)亮相中国航天大会。本次亮相的小型货运飞船组合体为B300-L(留轨版)+B300-F(返回版)形成的小型无人商业空间站1.0。该空间站计划今年10月发射并验证其在轨服务能力,而B300-L(留轨版)计划今年7月底发射。
〇4月24日,智谱宣布对旗下多款大模型产品进行价格调整,其中,GLM-4-Plus降价90%,从50元/百万 tokens降至5元/百万tokens(相当于每亿tokens 500元),较行业价格低92%。
〇近日,据文化和旅游部消息,由中国牵头制定的《旅游及相关服务在线旅游机构(OTA)在线住宿预订平台服务指南》和《展览与活动第1部分:术语》两项旅游国际标准,陆续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
【产业情报】
〇“千帆星座”已完成五批次组网卫星发射更多应用场景将落地
————————
4月24日,2025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上传来消息,我国建设的低轨卫星星座一千帆星座已完成五个批次的组网卫星发射,全面进入常态化发射组网阶段。今年1月起,千帆星座建设运营方、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香港地区分别面向智慧海洋、智慧农业场景开展了商业应用测试,标志着千帆星座的商业应用示范元年正式开启。
@银河证券研究所 表示,6G加速融合卫星通信推动空天地一体化布局,产业链在技术演进与政策应对中协同前行。IMT-2030推进组加快6G研发,推动通感一体、无线AI等关键技术验证,强调与卫星通信深度协同,实现全球无缝覆盖。低轨星座组网、手机直连卫星等技术持续推进,政策支持与国际协调机制逐步完善,同时三大运营商积极参与布局,有望带动终端生态进入黄金期。
@开源证券研究所 表示,根据NSR数据,预计2024年全球在轨卫星将达到8000颗体量。2022年国内卫星互联网产业市场规模为314亿元,预计2025年国内卫星互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447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我国卫星研制与火箭发射模式逐步转型,商业航天力量有望加速低轨互联网布局进程,部分上市公司在该领域上布局业务。
$中国卫星(sh600118)$ 是我国卫星制造核心央企;
$海格通信(sz002465)$ 是国内拥有全系列天通卫星终端及芯片的主流厂家,支持“手机直连卫星”功能的手机终端关键零部件已广泛应用于高端智能手机中,同时启动下一代无线通信射频芯片产品的研制;
$华力创通(sz300045)$ 作为国内少数同时掌握“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开展低轨卫星互联网系统的先期探索,已构建起“芯片+模块+终端+平台+系统解决方案"的产业格局。
【公告快递】
〇三联锻造设立机器人及航空部件研究院分公司
————————
$三联锻造(sz001282)$拟设立芜湖三联锻造股份有限公司机器人及航空部件研究院分公司,以拓展在机器人和航空航天领域的研发能力。该分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等。设立目的为推动技术创新和业务多元化发展,提升公司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〇纽威数控计划投建五期高端智能数控装备项目
————————
$纽威数控(sh688697)$计划投资约8.5亿元建设五期高端智能数控装备项目,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项目预计2027年6月建成投产,用于数控立车、数控磨床、专机等高端智能数控装备生产。项目建设内容、拟选地块面积等均为计划数,实际规模将视项目后续实施情况决定。
〇华安鑫创收到6个项目定点通知
————————
$华安鑫创(sz300928)$及控股子公司自2024年8月2日至公告披露日合计收到项目定点通知6个,涉及11款不同规格尺寸的产品,分别应用于中控、仪表及HUD等领域,预计项目周期为3年至5年不等。在智能座舱终端市场拓展方面,公司收到来自三一重卡、北汽集团、北汽福田及长城汽车间接全资子公司的定点通知,确认公司为其平台项目提供显示系统终端的开发和配套。
〇恒玄科技等一季度业绩增长
————————
$恒玄科技(sh688608)$实现营业收入9.95亿元,同比增加52.25%,创单季度历史新高。主要原因系智能可穿戴市场持续增长,国补对消费需求有明显促进作用,以及公司智能手表芯片销售占比提升,芯片产品不断迭代,销售均价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实现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590.22%,主要原因系产品结构变化导致综合毛利率提升,以及营收大幅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期间费用率快速下降。
$珂玛科技(sz301611)$实现净利润为8709.29万元,同比增长72.69%。因中国半导体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公司半导体领域结构件产品需求增加,同时公司“功能-结构"一体模块化产品的大规模量产。
$牧原股份(sz002714)$实现净利润为44.91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23.79亿元。主要系生猪价格及销量增加所致。
$广哈通信(sz300711)$实现净利润为901.69万元,同比增长1033.85%。主要原因是公司一季度新签订单同比呈现增长态势,全年既定业绩目标不作调整。
$合康新能(sz300048)$实现营业收入22.40亿元,同比增长220.56%,实现净利润为2816.18万元,同比增长155.29%。
$隆扬电子(sz301389)$ 实现净利润为3067.59万元,同比增长72.26%,公司业务拓展取得成效,市场对其产品需求提升。
【资金观潮】
〇财报季机构锚定“业绩为王”
————————
时值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期,机构调研纷纷锚定“业绩为王”。Choice数据显示,近一个月(3月23日至4月23日),机构调研数量高达3.1万次,环比增幅为
49%。在这些接受机构调研的公司中,七成公司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同比正增长。比如被机构调研逾百次的同飞股份,该公司4月18日发布的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6190万元,同比增长1104.89%;仕佳光子4月18日晚间公告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0%,随后接受了易方达基金等诸多机构的调研;思特威、科陆电子、银禧科技等机构调研股的同比增长幅度也较大。
〇多只债券基金遭赎回权益类基金发行提速
————————
4月8日以来,遭遇大额赎回的债券基金数量较此前明显增多,多达15只债券基金发布公告称,因遭遇大额赎回而提高基金净值精度。相比之下,近期权益类基金发行显著提速,仅在4月24日,就有7只基金公告成立。
从上述基金发行期来看,永赢价值发现慧选混合基金发行时间只有一天,大成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ETF、南方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泰柏瑞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 ETF等认购天数只有5天。
权益类基金货架依然在密集上新。截至4月24日,共有73只权益类基金正在发行,指数基金依然是发行主力,包括科创主题指数、自由现金流主题指数、中证A500指数等相关基金。此外,还有18只权益类基金即将发行。
在新华基金基金经理王永明看来,随着国内经济的企稳回升,市场信心逐渐恢复,国内新基金发行回暖,以绝对收益为主或低风险偏好的资金开始增加权益资产的仓位。同时,海外经济滞胀的压力增大,相比之下,A股市场吸引力明显增强。
〇2家机构买入浙江荣泰
————————
近3个交易日的公开交易数据显示,$浙江荣泰(sh603119)$获2家机构席位合计买入1.14亿元。
@东吴证券研究所 表示,公司为车企Tier1供应商,与头部车企深度合作,公司以4亿元估值收购狄兹精密(KGG) 51%的股权,KGG微型丝杠技术实力领先,灵巧手最新代方案对应微型丝杠单台用量预计提升3-4倍,远期单台价值量有望达1-2万,此外KGG具备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等产品加工能力,有望进一步开拓品类,打开成长空间。
【机构调研】
〇$盐津铺子(sz002847)$ 以“大魔王”、“蛋皇”双品牌驱动品类破局,麻酱素毛肚单月破亿创休食纪录,鹌鹑蛋市占率持续领跑。组织架构调整为辣味、甜味、健康三大事业部,赛马机制筛选大单品。魔芋赛道三年CAGR达92.88%,供应链前瞻布局国内+泰国双基地,2025年产能再扩容。渠道端构建全矩阵网络,国内电商/山姆等高势能渠道联动,海外以"Mowon"主攻东南亚,泰国工厂降本增效。高毛利产品(魔芋、蒟蒻)占比提升,叠加海外及定量流通渠道放量,毛利率有望持续改善,目标3-5年海外再造“第二盐津”。
〇$正海磁材(sz300224)$ 2024年钕铁硼磁材销量连续七年增长,汽车领域出货量同比增25%,覆盖全球
Top10车企及头部新势力。南通基地产能释放,产量同比+150%,实现与烟台基地互补。核心技术突破显著,晶粒优化技术覆盖97%产品,无重稀土磁体产量增50%,专利储备达302件。机器人领域斩获“最具价值材料企业”奖,完成人形机器人小批量供货。2025年聚焦”两龙头四支柱”战略,推进“两减一增"管理变革,优化交付及人效,发力新能源车、低空飞行器等增量市场,驱动利润修复。
〇$创新医疗(sz002173)$ 以"Al+脑机"双轮驱动,全诊AI大模型2024年覆盖60家医院,诊间听写模块降本增效显著,2025年目标合作160家、收入冲刺4000万。博灵脑机C端产品2025年上市,聚焦中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辅助,单次续航6小时,年省家庭照护成本4-6万元;B端外骨骼系统同步推进浙二院等临床试验,2026年完成二类械注。传统医疗业务受医保控费拖累毛利率,但依托脑机接口与AI大模型技术卡位康复千亿蓝海,构建”严肃医疗+居家康复"闭环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