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VS反无人机:印巴冲突背后的科技暗战
无人机VS反无人机:印巴冲突背后的科技暗战
印巴冲突再起,2025年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帕哈尔加姆镇发生的恐怖袭击是本次印巴冲突的直接导火索,该袭击造成26人死亡(25名印度公民和1名尼泊尔公民),被印度认定为25年来最严重的针对平民恐袭事件。
激进组织"克什米尔抵抗运动"(TRF)宣称负责,但印度指控该组织受巴基斯坦支持,巴方则坚决否认并称这是印度伪造证据转移国内矛盾。
在此次印巴冲突中,除了中国产的歼10C、法国产的“阵风”战机以外,无人机与反无人机系统的应用也引人关注。
探测识别技术
海格通信(002465.SZ):作为国内军用通信龙头,在军用无线通信领域技术积累深厚。其射频分析技术可捕捉无人机通信信号,判断无人机存在并识别型号。
高德红外(002414.SZ):在红外热成像领域技术领先,产品可用于探测无人机散发热信号,在夜晚或低能见度环境下优势明显。
大立科技(002214.SZ):在红外热成像技术方面有深厚积累,相关技术可用于探测和识别无人机。
四创电子(600990.SH):其雷达产品在气象雷达、空管雷达等领域经验丰富,可用于探测跟踪无人机,提供远距离、高精度定位等优势。
反制技术
华讯方舟(000687.SZ):在通信领域有深厚技术积累,其研发的激光武器系统可对无人机实施高效毁伤,其高能激光武器可烧毁目标或使其失效,还布局了微波武器和多信道通信干扰模拟器设备,相互协同支撑反无人机业务发展。
彩虹(002389.SZ):在无人机领域技术领先,其研发的无人机反制系统可通过多种手段拦截或干扰无人机,相关技术可用于重要区域防护和活动安保。
星网宇达(002827.SZ):在信息感知、卫星通信以及无人系统领域有技术储备,其雷达探测技术具有高可靠性、多目标处理等优势,还布局了无人机探测、识别、跟踪和反制等多个环节的关键技术。
亚光科技(300123.SZ):在微波、毫米波领域技术领先,其产品可应用于反无人机系统的雷达探测和通信干扰等环节。
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中国长城(000066.SZ):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域有深厚技术积累,可提供反无人机系统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
科大讯飞(002230.SZ):在人工智能领域技术领先,其研发的 AI 技术可应用于反无人机系统的智能识别和决策等环节。
海康威视(002415.SZ):在视频监控领域有深厚技术积累,相关技术可用于反无人机系统的光学传感器和监控设备。
大疆创新(未上市):作为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龙头,其相关技术和产品可用于反无人机系统的研发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