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研

抗衰新贵麦角硫因崛起:从 NMN 禁令到千亿市场的产业链机遇

一、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麦角硫因替代 NMN 的必然性

自 2024 年 6 月起,NMN 因跨境电商渠道受限和 FDA 政策摇摆,其市场热度迅速消退。

麦角硫因凭借抗氧化、保护线粒体、抗炎等多重功效,在 2024 年上半年某电商平台口服美容产品销售额同比暴涨 60 倍,成为抗衰赛道新焦点。更关键的是,麦角硫因相继获得 FDA GRAS 认证(中国首个产品由上海麦角硫因生物科技集团获得),且我国卫健委已于 2024 年 5 月受理其作为新食品原料的申请,政策合规性突破为其商业化铺平道路。


二、核心个股解析:从原料到品牌的全产业链布局


(一)上游:生物合成技术突破重塑行业格局

川宁生物(300872.SZ):作为科伦药业(002422.SZ)控股子公司,川宁生物通过生物合成技术实现麦角硫因规模化量产,纯度达 99.9%。其原料供应科伦药业即将推出的麦角硫因胶囊(1499 元 / 60 粒),并与韩国 ACTIVON 公司签约拓展国际化妆品原料市场。

华熙生物(688363.SH):华熙生物开发的 “一步法生物合成” 工艺实现麦角硫因超高纯度生产,其 MitoEGT™麦角硫因获美国 Self-affirmed GRAS 认证,添加量可达 60mg / 份。

诚志股份 (000990):公司为进一步拓展在生物制造领域的发展空间。年产东、超过30吨高伱值原料,包括不限于酶制剂、依可多因、麦角硫因、透明质酸、胶原蛋白等。

仙乐健康(300791):美国了公司Best formulations具备制造NAD+麦角硫因细胞能量胶赛的能力,目前该产品处于前期市场推广阶段。


(二)下游:品牌商与渠道商的差异化竞争

科伦药业(002422.SZ):75 岁董事长刘革新亲自代言麦角硫因胶囊,以 “服用 3 年、赤膊秀肌肉” 的硬核营销引发关注。产品通过日本百年药企占部大观堂生产,初期通过微信小程序销售,5-6 月计划登陆京东海外购和天猫国际。

珀莱雅(603605.SH):珀莱雅通过投资中科欣扬锁定麦角硫因原料供应,其 “双抗精华 2.0” 添加麦角硫因 PRO,靶向清除线粒体内超氧自由基。

丽人丽妆(605136.SH):丽人丽妆推出 “千金极光饮”,搭配麦角硫因、白番茄浓缩粉等成分,主打 “口服美白抗衰” 概念,2024 年 9 月上线后月销破千万。公司通过自有品牌与代理品牌双线布局,抢占细分市场。


三、技术壁垒与市场空间:合成生物学改写产业逻辑

传统麦角硫因依赖化学合成或天然提取,成本高昂(曾达 3000 万美元 / 公斤)。而合成生物学技术的突破彻底改变这一局面:仅三生物、中科欣扬等企业通过基因工程菌发酵,将生产成本降至 30 万元 / 公斤以下,且产能快速扩张。

预计到 2029 年,国内麦角硫因产量将占全球 49.62%,化学法仍主导市场(占比 70%),但生物合成法增速更快。

从应用领域看,化妆品占麦角硫因市场 80% 份额,斯维诗、雅诗兰黛等国际品牌已推出相关产品;保健品领域则因科伦药业、仅三生物等企业的加入,呈现爆发式增长。据 QYResearch 预测,2031 年全球麦角硫因市场规模将达 11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14.5%,中国作为最大市场(占比超 50%)将主导增长。


麦角硫因的崛起绝非偶然,而是政策替代、技术突破与消费升级共振的结果。随着科伦药业、仅三生物等企业的产品密集上市,以及华熙生物、川宁生物在原料端的产能释放,抗衰市场的 “麦角硫因时代” 已正式开启。

 

资讯解析

行业:
生物科技、化妆品、保健品
标的:
川宁生物 科伦药业 华熙生物 诚志股份 仙乐健康 珀莱雅 丽人丽妆
标签:
麦角硫因 抗衰老 合成生物学 生物科技 化妆品 保健品 抗衰老产品 麦角硫因替代NMN 抗衰赛道新焦点
摘要:
麦角硫因凭借多重功效和政策合规性突破,成为抗衰赛道新焦点。多家企业通过生物合成技术实现规模化量产,并在化妆品和保健品领域快速扩张。预计2031年全球麦角硫因市场规模将达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4.5%。
多方:
麦角硫因凭借多重功效和政策合规性突破,成为抗衰赛道新焦点。合成生物学技术的突破降低了生产成本,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
空方:
麦角硫因的市场竞争可能加剧,企业需持续创新以保持竞争优势。此外,政策变化和市场需求波动可能影响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