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研

A股算力产业链及关键公司梳理



算力产业链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已形成从芯片研发到终端应用的完整生态。以下基于最新政策与产业动态,梳理核心环节及代表性企业:

---

一、上游:算力硬件基础设施
1. AI芯片 
   - 寒武纪(688256):AI训练芯片龙头,思元590性能达国际主流产品80%,适配200+AI模型,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激增4230%。 
   - 海光信息(688041):国产x86架构CPU领军者,性能接近国际水平,大模型推理需求驱动增长。 
   - 景嘉微(300474):国产GPU先锋,JM9系列对标GTX 1050,军工领域市占率超90%。 

2. 服务器与液冷技术 
   - 中科曙光(603019):国产服务器市占率32%,液冷技术PUE低至1.1,承担国家超算中心建设,在手订单超80亿元。 
   - 浪潮信息(000977):全球AI服务器市占率超50%,搭载英伟达H800的NF5688G7性能提升3倍。 
   - 英维克(002837):液冷温控技术龙头,受益数据中心能效升级政策,技术领先行业。 

3. 光通信与高速连接 
   - 中际旭创(300308):全球光模块市占率第一,800G产品商用加速,深度绑定海外云巨头。 
   - 光迅科技(002281):自研25G DFB激光器芯片打破垄断,800G产品良率突破90%。 
   - 华丰科技(688629):高速铜连接技术领先,适配AI机柜短距传输需求。 

---

二、中游:算力网络与平台 
1. 算力调度与云计算 
   - 中国移动/电信/联通:国家级算力网络建设主力,依托“东数西算”工程布局八大枢纽节点。 
   - 宝信软件(600845):AIDC解决方案龙头,数据中心PUE优化能力突出。 
   - 拓维信息(002261):华为昇腾生态核心伙伴,算力租赁收入占比超30%,规划2024年算力规模达5万P。 

2. 算力租赁与运营 
   - 鸿博股份(002229):部署超1万颗英伟达GPU,卡位高端算力资源,订单爆发式增长。 
   - 润建股份(002929):储备算力资源5000P,中期目标3万P,与中科院、华为深度合作。 

---

三、下游:AI应用与行业渗透 
1. 互联网与智能制造 
   - 工业富联(601138):全球AI服务器代工龙头,英伟达基板市场份额超50%。 
   - 科大讯飞(002230):AI语音技术领军者,算力需求覆盖教育、医疗等领域。 

2. 自动驾驶与智慧城市 
   - 四维图新(002405):高精度地图与车规级芯片结合,算力支撑智能驾驶场景。 
   - 云赛智联(600602):区域级算力调度平台,助力智慧城市数字化升级。 

---

四、核心驱动与风险提示 
- 政策红利:国家超算中心二期投入超300亿元,算力券覆盖25省,拉动千亿级投资。 
- 技术迭代:液冷渗透率三年内从10%提升至40%,1.6T光模块加速商用。 
- 风险因素:美国芯片禁令可能影响供应链;地方财政压力或延缓算力中心建设。 

---

总结 
2025年算力产业链呈现“硬件自主化+服务网络化+应用多元化”趋势,重点企业如中科曙光、寒武纪、中际旭创等兼具技术壁垒与政策绑定优势。投资者可关注智能算力、液冷技术、光模块升级三大核心赛道,同时警惕地缘政治与技术路线变更风险。 

(注:如需完整产业链图谱或细分领域数据,可参考网页的深度解析。)

资讯解析

行业:
数字经济
标的:
寒武纪 海光信息 景嘉微 中科曙光 浪潮信息 英维克 中际旭创 光迅科技 华丰科技 宝信软件 拓维信息 鸿博股份 润建股份 工业富联 科大讯飞 四维图新 云赛智联
标签:
算力产业链 AI芯片 服务器 光通信 算力网络 云计算 算力租赁 AI应用 算力基础设施 国产替代 东数西算 液冷技术 光模块升级
摘要:
算力产业链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已形成从芯片研发到终端应用的完整生态。文章梳理了上游算力硬件基础设施、中游算力网络与平台、下游AI应用与行业渗透的核心环节及代表性企业,并分析了核心驱动与风险提示。
多方:
算力产业链在政策红利和技术迭代的推动下快速发展,硬件自主化、服务网络化和应用多元化成为趋势。重点企业如中科曙光、寒武纪、中际旭创等具有技术壁垒和政策绑定优势。投资者可关注智能算力、液冷技术、光模块升级三大核心赛道。
空方:
美国芯片禁令可能影响供应链;地方财政压力或延缓算力中心建设。需警惕地缘政治和技术路线变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