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研

钨:军备+总量指标收紧,钨价再次逼近2011年前高

钨:军备+总量指标收紧,钨价再次逼近2011年前高
价格:截至5月8日,APT价格22.1万元/吨,较4月初上涨6%;钨精矿价格15万元/吨,较4月初上涨8%。

自2024年上半年冲高后,钨价再次冲击2011年历史高点。

#区别于危机反转及炒作驱动;本轮钨价上行为供需充分博弈的结果
历史来看,2011年为近20年历史高点,APT/钨精矿分别达到24万元/吨与16万元/吨,彼时经历金融危机后复苏的金属牛市,钨价冲上史高;而2013年钨价亦有一轮冲高,主要来自地方收储及钨龙头公司进场炒作,基本面实际偏弱。

本轮钨价上行为供需充分博弈形成的结果,价格扭曲因素较弱:若剔除18-20年trump1.0、泛亚暴雷及疫情影响,本轮钨价上行周期起点始于2016年,对应全球钨矿供应面临瓶颈,产业链“以时间换空间”消化前述需求侧不利因素,资源稀缺性逐步显现,并成为钨价核心驱动因素。

#中长期:供给刚性+需求弱复苏为钨价主要叙事;钨价有望稳健上行
供给端:历经多年开采,中国资源供应面临瓶颈,未来增量项目有限;近年新探获超大型矿山如朱溪钨矿、大湖塘钨矿仍处于早期阶段,考虑建设周期,五年内或难有放量。

海外矿山今年起批量落地,但落地成色存疑,如主要增量矿山巴库塔钨矿由年初投产推迟至三季度。

综合来看,未来三年资源端供给刚性确定性较强。

需求端: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国,也是中国钨品第三大进口国(2024年占比11%),其关税政策对钨品消费端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关税政策-制造业增速-硬质合金消费-钨品需求”的间接传导路径,通过制造业通道对钨品消费形成系统性压制,直接出口影响相对较弱。

目前关税中长期影响尚未可知,在不确定性预期下,预计企业生产、备库谨慎,我们预计钨品消费延续弱复苏为主。

#短期催化:军备+出口管制流程跑通+总量控制指标收紧;钨价短期表现偏强
军备用钨:钨广泛用于常规弹药、装甲、航空航天耐温部件等,故被冠以“战争金属之王”,亦构成钨品“战略属性”的需求底层逻辑。

2025年,美、中、俄、欧均扩大军备支出预算,印巴冲突亦给予各方军扩理由,预计今年军备将贡献钨品重要需求来源。

出口管制:3月钨品出口量达502吨,同比-63%,25Q1累计出口钨品(不含刀具)2,571吨,同比-25%。

新纳入管制列表的碳化钨、氧化钨、APT等粉未制品出口量骤降至0,钨杆、钨条等硬质合金出口是同环比明显下降。

参考其他管制金属,一般管制物项出口归零后即为拐点信号,出口复苏带动内盘价格上涨。

具体至钨品,由于4月初美国关税扰动,钨品管制物项审批流程受阻,出口恢复进程有所延迟,我们预计5月审批流程或有进展。

总量指标:4月21日,国内收紧了2025年第一批钨矿开采配额,相较于2024年首批指标量下滑6.45%。

主要产区江西钨矿降幅超过10%。

在“资源品偏紧”与“需求弱复苏”的格局未明显扭转的情况下,资源品仍将占据产业链利润大头,具备资源优势的企业将充分受益于资源供给偏紧带来的超额利润;同时国内钨品深加工产品高端化、国产替代大势所趋,具备高端加工能力的企业有望受益于后端工艺附加增益。

综上,具备资源保供+精深加工的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钨行业景气周期。

相关标的:中钨高新、章源钨业、厦门钨业。



资讯解析

行业:
有色金属
标的:
中钨高新 章源钨业 厦门钨业
标签:
钨价 供需博弈 军备需求 出口管制 资源稀缺 钨矿及钨制品 钨价上涨 军备支出增加
摘要:
钨价近期再次逼近2011年历史高点,主要受供需博弈、军备需求增加及出口管制收紧等因素推动。供给端面临刚性约束,需求端呈现弱复苏态势,钨价有望稳健上行。
多方:
钨价上涨是供需充分博弈的结果,资源稀缺性逐步显现,具备资源优势的企业将充分受益。军备需求增加和出口管制收紧将进一步推动钨价上涨。
空方:
美国关税政策对钨品消费端的影响尚不确定,可能对需求形成压制。海外矿山投产延迟可能导致供给增加,对价格形成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