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发机械调研,近期柴发板块的产业招标计划进一步提前,外资散单本周最新价格已经达到350万元左右,环比继续大幅度上行。5月初几大核心客户第一轮招标结果即将揭晓,预计价格继续向上,整体上,国产厂商订单有望放量,行业景气度仍在继续上行。后续国内大厂资本开支及AI业务进展有望超预期,板块层面的催化不断。
柴发在数据中心(包括AIDC)配套基建中占据重要地位。据东吴证券研报,数据中心的配套基建由发电、配电、温控等部分组成,其核心在于发电,柴油发电机组是数据中心强制配备的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组在数据中心配套基建中占比23%,属于其中单项占比最高的环节。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当地时间5月1日证实,加拿大和墨西哥制造的汽车零部件属于《美加墨协议(USMCA)》的一部分,将免于25%的关税,该关税于5月3日生效,这一政策的实施,无疑为在墨西哥建厂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带来了重大利好。
2025 年作为 “机器人量产元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密集催化。据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近期预计,人形机器人将在2026年正式进入通用化产品序列,作为通用化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场景而不是局限于特定领域,并达到10万台以上的销售规模。
近期行业事件盘点:
(1)4月29日,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智元机器人携多款核心机器人产品与场景算法参加调研活动,并向总书记汇报具身智能发展应用情况。
(2)五一假期期间,黄山、泰山、青城山等多个景区引入外骨机器人辅助登山,受到游客广泛青睐,再次获得市场关注。5月1日,智元研究院还发布了国内首款融合 AI 步态预测与力矩自适应技术的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作为机器人领域率先落地的应用,除了上述场景,也在养老护理、工业搬运等领域得到成熟应用,为机器人产业大规模落地提供实践范本,加速行业从研发向量产的跨越进程。
(3)5月4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闭幕。本届峰会共签约数字经济重点项目455个、总投资额2280亿元人民币,项目涵盖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4)5月5日,据特斯拉官微,马斯克称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可能是史上最快规模化生产的产品,目标在2030年之前实现年产能达到100万台。
(5)5月7日,北京市将举行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新闻发布会。
(6)5 月至 6 月,宇树科技将举办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格斗大赛”。
(7)美的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将于5月正式进入湖北荆州的洗衣机工厂,用于机器运维、设备检测和搬运等场景。此外,美的人形机器人将于今年下半年陆续进入线下门店,用于商业导览、制作咖啡等场景。
除此之外,五一节后,特斯拉、富士康,SLS,HW,Figure,XM,XP,TX等大公司的人形机器人都将有大的进展和催化,同时,全球谐波减速器龙头-日本哈默纳科与国内谐波减速器企业的深度互动与合作也备受期待。这一系列产业催化,无疑将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有望加速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
美湖股份围绕 “节能化、集成模块化、电动化、新能源化、轻量化” 战略目标,构建三大核心业务板块,实现协同发展。
在柴发业务领域,公司聚焦发动机(内燃机)系统关键零部件,持续深耕发动机泵类产品,强化在AIDC(AI数据中心)领域的技术优势与市场地位。
在汽车零部件业务领域,公司在巩固传统变速箱 / 变速器油泵业务的同时,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技术迭代,通过电子泵类等产品的创新升级,实现传统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的全面覆盖,加速向新能源化转型。
人形机器人业务领域,公司依托在电机、谐波/ 行星 减速器、具身智能关节模组(执行器)等领域的技术突破,深度布局具身智能功能部件,加速推进与行业核心客户的合作订单落地,推动业务向人形机器人赛道持续延伸。
2025 年第一季度,美湖股份表现亮眼,实现营业总收入 5.24 亿元,同比增长 12.61%;归母净利润达到 5439.36 万元,同比增长 21.43%;扣非净利润为 5211.74 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48.04%。同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8517.07 万元,同比增长 802.10%,远超市场预期。
分业务板块来看,2024 年公司核心业务呈现差异化增长态势:
柴油机油泵作为传统优势板块,全年实现营收 6.02 亿元,毛利率高达 35.37%,稳居公司量产产品首位;全年销量达 241.5 万台,同比增长 4.58%,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韧性。新能源车用零部件业务持续高速增长,2024 年实现营收 4.6 亿元,同比提升 17.4%,新能源转型成效显著。此外,人形机器人板块正处于战略拓展期,凭借技术储备与市场布局优势,未来成长空间广阔,正逐步成为公司业绩的第二增长曲线。
美湖股份在发动机润滑冷却泵类领域占据国内龙头地位,拥有逾40年行业深耕经验,在技术开发、质量管理与客户认可度等方面优势显著。该产品品类涵盖柴油机机油泵、汽油机机油泵以及冷却水泵。目前公司柴油机油泵覆盖国内国际主要商用车品牌,国内市场占有率居于行业头部,业绩稳健。24年公司柴油机油泵业务(按照公司柴油机机油泵国内销量/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披露的国内多缸柴油机销量计算)国内市场占有率为40%,销量及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稳定双增长。
24年公司柴油机油泵业务实现收入6.02亿元,毛利率达到35.37%,为公司所有量产产品中毛利率最高,2024年销量达到241.5万台,同比增长4.58%。
目前,公司专注于研发技术壁垒高、应用工况复杂且迭代需求显著的中大马力泵类产品,核心应用场景覆盖 300KW-1500kW 中马力重卡及工程机械用柴油泵、500kW-10000kW 中大马力船用发电机组,以及 1000kW 以上中大型智算中心发电机组。公司已重点布局 AIDC 中大马力柴油机油泵项目,已与康明斯、卡特彼勒、潍柴、玉柴等行业巨头展开合作。
公司近期交流纪要显示:2025年1-2月发电机业务订单需求量使产线饱和,主要核心客户如卡特彼勒、康明斯、潍柴等的订单已排到2025年12月,对这些客户已专线生产保证供货。
大客户份额情况:康明斯是最大海外客户,美湖股份占其全球80%的份额;卡特彼勒排第二;潍柴是独供;玉柴和卡特彼勒都是一供。中大马力产品康明斯部分是美湖股份独供,2000千瓦柴油发动机或四台串联的500千瓦柴油发动机相关泵也是美湖股份供应。目前随着柴发板块持续涨价, 公司将充分受益。
美湖股份所处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竞争激烈,但公司凭借丰富的产品线和强大的研发能力脱颖而出。公司主要产品涵盖柴油机机油泵、汽油机机油泵、水泵、变速箱泵、电子泵、减速机、电机等多个品类。2024 年,公司新能源车用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达到 4.6 亿元,同比上升 17.4%。其产品线不断拓展,电子油泵、电子水泵、无刷电机等产品深受市场青睐。
在产品结构升级方面,公司积极推动产品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开发了电子油泵、电子水泵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时,新增 “年产 350 万台新能源电子泵智能制造项目” 和 “高效节能无刷电机项目”,这些举措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的领先地位,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在客户资源方面,公司实力雄厚,电子泵类产品已成功打入国内外知名企业供应链,包括美国康明斯、美国佩卡、卡特彼勒、日产、丰田、株洲中车(新能源)、比亚迪、一汽、上汽、长安、吉利、理想、一汽大众、三一重工、柳汽松芝、玉柴、智新科技、小鹏及小鹏汇天等。
更为重要的是,美湖股份于 2024 年完成对苏州莱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全资收购,交易已于 2024 年年报完成并表。作为美国莱特集团原在华全资子公司及全球粉末冶金技术领军企业,苏州莱特聚焦汽车零部件(涵盖凸轮轴、油泵、转向系统核心部件等)与机器人精密齿轮,并与特斯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美湖股份前瞻性战略布局锚定具身智能赛道,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率先构建竞争优势。公司聚焦核心功能部件研发制造,已实现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及具身智能关节模组(执行器)的规模化量产,并通过战略投资头部机器人企业深化产业协同。目前,公司正加速推进与富士康,SLS,HW,Figure,XM,XP,TX等行业龙头的合作订单落地和业绩实现,以技术创新与生态整合双轮驱动,全力构建机器人产业生态闭环,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同时,公司全资收购的特斯拉链企业-苏州莱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向特斯拉供货机器人精密齿轮,公司后续有望深度融入特斯拉机器人链。
摩根士丹利近期研报指出,人形机器人领域当前技术壁垒较高,难度最大的环节之一就是谐波减速器(harmonic reducers)。目前全球头部公司是日本的哈默纳科(Harmonic Drive System)。
根据美湖股份官方近期交流纪要显示,其谐波减速器业务发展路径清晰,从工业减速机逐步拓展至行星减速机,最终聚焦谐波减速器领域。在技术研发层面,美湖股份通过与全球谐波减速器龙头日本哈默纳科团队合作,深度借鉴哈默纳科的成熟技术体系与产品设计理念,严格遵循相似技术路径推进研发。经过 3 - 4 年的市场实践,美湖股份已实现谐波减速器大规模出货,不仅加速了自身技术迭代升级,更显著提升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已在谐波减速器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因与日本哈默纳科的设备和技术同源,美湖股份在前期已与哈默纳科深入合作的基础上,后续或在产能扩充和代工等方面继续深化合作。
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南机油泵(原名衡山齿轮)主要生产精密齿轮、行星减速器、谐波减速器等产品,已具备年产5万套精密谐波减速器、年产500万台套精密齿轮的生产能力,并形成N系列、P系列、HR系列的行星减速器产品矩阵以及I系列(一体型、杯型、帽型)、A系列(调芯型)、K系列(中空型)、S系列(轴输入型)四大系列并涵盖14、17、20、25、32五大规格的谐波减速器产品矩阵。减速比覆盖30到160。公司谐波减速器核心部件柔轮、刚轮、波发生器自研自产,具备高精度、高承载力、大传动比、传动平稳、寿命长、轻量化等特点,产品竞争力强劲。
公司具备具身智能关节模组(执行器)全流程产品开发及量产能力,其核心功能件(行星/谐波减速器、无框力矩电机、驱动器)均自主研发并已实现规模化生产配套能力。公司积极与多家国内外头部机器人厂商(富士康,SLS,HW,Figure,XM,XP,TX)技术合作,根据客户产品参数的需求,实现关节模组的同步开发、生产配套。在紧随机器人多元化场景应用的同时,公司应用于外骨骼机器人的关节模组已实现批量化的生产配套。为加速“机-电-智能化”技术研发及生产配套能力,公司设立深圳研究院及机器人技术中心专注于具身智能关节模组(执行器)及其功能件的研发;投资美湖智造(重庆)科技有限公司,建设10万套谐波减速器生产线、10万套关节模组生产线及智能研发中心。
3月26日,公司互动易回复,公司现有谐波减速器产线的设计产能为5万套/年、关节模组已实现量产供货及后续订单,具体业务订单信息鉴于客户保密要求无法公开披露。公司持续看好谐波减速器、关节模组的战略发展,积极开拓市场客户,实现与优质客户在谐波减速器、关节模组等产品上的量产同步开发;并根据市场开发进度实施新增产能的布局。
据美湖股份2025一季报披露,美湖股份参股富士康系钕娲机器人。钕娲机器人有富士康大额投资。钕娲机器人的CEO郭柳宗兼任工业富联机器人事业处总经理。钕娲是富士康系嫡系的人形机器人公司。钕娲机器人已经在全球制作了20000多个机器人,其产品被1000多个家庭和教育机构使用。本次美湖入股钕娲,是美湖进入富士康人形机器人的重要进展,未来成为同一生态体系的伙伴。富士康有全球最强的制造能力,叠加英伟达/微软等海外巨头AI大模型做机器人大脑,富士康机器人有望占据市场较大份额。美湖股份有望作为关节总成供应商分享富士康机器人(背后是英伟达人形机器人)的红利。
3月23日,美湖股份公司与重庆市沙坪坝区招商投资促进中心签订《项目合作协议书》,项目计划总投资约 7 亿元,一期投资 2 亿元。主要开展可变排量泵、电子泵、谐波减速器、关节模组 四大类产品的研发及生产。美湖股份配套SLS的10万套谐波减速器生产线和10万套机器人关节模组总成线正式公告官宣。该项目获地方政府与头部车企双重背书,区委书记与SLS联合创始人共同参与签约仪式,彰显其在重庆机器人产业生态中的核心地位。
2025年2月26日公司最新官方交流指出,公司与国际国内头部机器人公司合作快速推进,其中给HW和Figure公司已完成关节模组送样,处于定制参数交流阶段。据产业调研最新消息,目前合作已接近定点。
2025年2月26日公司最新官方交流指出,XM汽车是公司核心客户,2024年12月已定点XM汽车200万套产品,机器人业务正在接触推进中。据产业调研最新消息,目前已完成关节模组送样,处于定制参数交流阶段。
自 2020 年起,XP深度布局 人形机器人领域,全力构建一体化智能体系。2024 年,全新人形机器人 IRON 惊艳亮相,目前已进入工厂实训阶段,加速迈向商业化落地。美湖股份凭借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深厚积累,成为XP机器人生态的重要参与者,已为XP汇天供应电子油泵等核心泵类产品,持续夯实合作基础。
在供应链配套领域,美湖股份凭借与特斯拉 T 链技术对标的研发实力,有望切入XP机器人旋转执行器供应体系。若合作达成,美湖股份将深度融入机器人产业链核心环节,其市场价值与行业地位有望迎来重估,成为机器人赛道的重要潜力标的。
美湖股份于 2024 年完成对特斯拉链企业-苏州莱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的全资收购,交易已于 2024 年年报完成并表。作为美国莱特集团原在华全资子公司及全球粉末冶金技术领军企业,苏州莱特聚焦汽车零部件(涵盖凸轮轴、油泵、转向系统核心部件等)与机器人精密齿轮,并与特斯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美湖股份后续将凭借苏州莱特与特斯拉的深度供应链协同,切入特斯拉机器人链。
公司旗下深圳东兴昌应用于外骨骼机器人的关节模组、电机及电机模组已实现量产配套,随着外骨骼机器人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将在这一领域率先受益,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柴发业务:受益于全球AIDC建设加速(头部企业2025年资本开支计划上调至千亿元级),叠加公司在柴发全球市占率超60%的龙头地位,预计2025年柴发业务收入不低于9亿元,参考行业平均10倍市销率PS估算,美湖股份柴发业务对应估值90亿元。
汽车零部件业务:公司的汽车零部件业务依托西部生产基地(规划年产45万套电子泵、150万套可变排量泵)的产能释放,叠加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1.2%的行业趋势,且深度绑定头部车企,预计2025年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不低于7亿元,参考行业平均10倍市销率PS估算,美湖股份汽车零部件业务对应估值70亿元。
人形机器人业务:以 2025 年产能规划为基准,美湖股份已构建 “谐波减速器 + 关节模组 + 电机” 的全产业链布局,现有年产 5 万套谐波减速器,叠加规划新增的 10 万套谐波减速器及 10 万套关节模组总成产能。同期绿的谐波的减速器总产能79万套(2025年初59万套+定增完成阶段性投产20万套)。从市场定价体系看,特斯拉OptimusGen-2关节模组总成(集成电机、减速器、传感器)单价达2万元,其配套的谐波减速器单价约3000元,模组单价约为减速器的6.67倍。鉴于美湖股份关节模组已实现量产且技术参数对标国际主流产品,按5倍保守倍数估算其附加值,以减速器当量计算,美湖股份产能价值量为15万套谐波减速器(现有+规划)+10万套关节模组×5倍单价换算=65万减速器当量,相当于绿的谐波79万减速器当量的82.3%。以绿的谐波近期市值 270.15 亿元(截至 2025 年 4 月 30日)为参照,美湖股份人形机器人业务对应合理估值可测算为 82.3%×270.15 亿元 = 222.33 亿元。
近期估值汇总:90亿元(柴发)+70亿元(汽车零部件)+ 222.33 亿元(人形机器人)= 382.33 亿元
柴发业务:中期视角来看,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在柴发的中大马力板块充分受益于全球AIDC建设加速,预计柴发业务收入将不低于12亿元,参考行业平均10倍市销率PS估算,美湖股份柴发业务对应估值120亿元。
汽车零部件业务:中期视角来看,公司将巩固汽车零配件的业务优势与市场地位,叠加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有望突破45%,且拓展头部车企业务,预计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不低于10亿元,参考行业平均10倍市销率PS估算,美湖股份汽车零部件业务对应估值100亿元。
人形机器人业务:根据DBDX研报测算,假设未来头部企业(富士康/SLS/HW/Figure/XM/XP/TX)合计年出货100万台机器人,美湖股份单机价值量6万元,若能拿下30%的具身智能部件市场份额,按10%净利率和30倍PE计算,美湖股份人形机器人业务中期估值为540亿元。
中期估值汇总:120亿元(柴发)+100亿元(汽车零部件)+ 540 亿元(人形机器人)= 760 亿元
美湖股份当前市值93亿元,尚未充分反映柴发+汽车零部件两项主业的近期合理估值,以及考虑未来增长的中期估值水平,而人形机器人板块的近期合理估值222.33亿元,也尚未在当前市值中得到充分体现。
整体估值来看,公司近期合理估值382.33亿元,较当前市值存在近3倍修复空间;中期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760亿元估值将完整反映业务协同价值,整体增长空间超6倍。
目前,人形机器人板块的交易已经到了第二波,第二波主要交易有订单/业绩以及有想象力的公司,很多在第一波里“蹭概念”的公司已经被市场抛弃,这些公司在今年4月份贸易战趋缓之后仍未能反弹。美湖股份以其卓越的量产能力与业绩增长为基础,其估值提升具备更高的确定性与可持续性,在人形机器人板块第二波的交易中,已经逐步得到市场主流资金的认可。随着业务推进,公司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重提升,值得持续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