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主题前瞻
1、免税 |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中兴通讯副总裁有线产品市场总经理胡俊劼透露,中兴通讯正在切入陪伴机器人赛道。他表示,“AI机器人比较火爆,而中兴选择的赛道是陪伴机器人,未来拟推出家庭机器人产品,一方面提供情绪价值;另一方面,提供安全守护。”报道称,今年3月,中兴通讯和四川天链合作的“Tina”人形机器人首次亮相。“Tina”主要面向 B 端,基于中兴星云多模态大模型,Tina具备语言理解和运动决策能力。同时,中兴通讯还为“Tina”机器人提供了网络、算力方面的支持。
点评:分析认为,AI陪伴机器人在大模型及具身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下,可更好的满足用户情绪价值需求及生活服务等多场景需求。在消费者对情感陪伴和智能化体验需求不断提升驱动下,AI陪伴机器人市场加速爆发。根据贝哲斯咨询,2023年全球陪伴机器人市场规模为750亿元,预计2029年达到3043亿元,2024-2029年CAGR达25.56%。
2、仪器设备 | 据证券时报报道,近日泰克科技发布价格调整通知函称,由于关税不断上涨,仪器元器件以及配套厂商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公司不得不进行产品价格调整,决定自4月27日开始调整产品价格。
点评:分析认为,据机构近期调研,第二季度在关税风波影响下,下游客户的国产替代已经在提速,在最近3周尤其明显。据统计,2024年分析仪器国产化率仅15.2%,通用电测仪器国产化率为37.7%,均对外依赖度较高、有较大国产化提升空间。近年来,部分国产仪器公司在关键产品线上不断突破,开始具备与进口品牌竞争的实力。
3、数据要素 | 4月28日,据国家数据局消息,70个”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正式发布,公共数据开发利用进一步加快。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会同相关地方和部门,大力推进场景建设,扩大数据供给,更好赋能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民生改善。同日,国家数据局印发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2025年工作要点。其中提到,落实“数据二十条"任务部署,主要涵盖四个方面:建立保障权益、合规使用的数据产权制度;建立合规高效、场内外结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建立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方面;建立安全可控、弹性包容的数据要素治理制度。
点评:民生证券表示,通过市场化运作,公共数据资源可以更高效地转化为数据产品和服务,推动数据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和数据产业的创新发展。在多个重磅政策陆续落地之后,顶层设计的完善有助于推动数据互联互通,加速数据要素资源市场化进程。相关行业分析师表示,作为国家级战略,公共数据运营等环节所释放出的重要价值,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改善地方政府资产结构都具有重要意义,医保数据等领域的商业价值最清晰。
4、商业航天 | 近期,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这是中国航天史上又一历史性时刻。在距离中国空间站约400公里的地面上,另一段航天故事正在上演。4月23日至4月26日,2025年中国航天大会在上海举行。多家航天领域企业携核心产品亮相,商业航天企业集中展示了等比例火箭模型、火箭发动机真机及首度亮相的1:1无人商业空间站模型。
点评:东莞证券表示,低轨卫星“千帆星座”完成五批次组网卫星发射,商业航天制造集群有序发展,卫星通信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展望后市,2025年通信行业处于技术迭代与政策红利叠加期,AI、量子通信、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方向将持续释放增长动能,基站、光缆线路、数据中心等通信设施建设有望持续推进,带来新的器件、设备与服务运营需求。
5、低代码 | 据中证报报道,消息人士透露,DeepSeek公司新一代大模型DeepSeek R2即将发布,目前预期是5月初。DeepSeek R2预计比GPT-4成本下降97%,并且是在昇腾卡上做的训练,主打全方位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根据爆料信息,DeepSeek-R2大模型将会采用一种更先进的混合专家模型(MoE),总参数量预计将达到1.2万亿,较之DeepSeek-R1(6710亿参数)提升约1倍。
点评:据悉,DeepSeek-R2将在多个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包括更出色的编程能力、多语言推理能力,以及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高的准确性。专业人士表示,DeepSeek-R2的核心编程能力将推动低代码开发的快速发展。低代码(LCDP)是指通过少量代码甚至无需编码(0代码)就可以快速生成应用程序。据权威预测,未来五年内全球70%的企业应用将基于低代码开发,而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将深度融入低代码开发平台,增强智能推荐、代码自动生成、流程自动化等功能,提升平台的智能化水平。这种技术融合或推动低代码平台成为主流开发模式,加速亿级新应用生态的构建。
6、可控核聚变 | 据界面新闻报道,我国自主研发的“玄龙—50U”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实验取得重大突破:实现高温高密度百万安培(兆安)等离子体电流,迈出氢硼聚变商用化的重要一步。据悉,这也是目前国际上首次实现高性能参数的百万安培氢硼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我国在球形环氢硼聚变研究跃升至高参数运行区间,也标志着“玄龙—50U”装置综合性能参数跻身国际球形环聚变第一梯队。
点评:氢硼聚变作为核聚变技术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因燃料清洁性、商业化潜力及技术创新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氢硼聚变以质子(氢)和硼-11为燃料,燃料来源广泛,储量丰富。反应仅产生氦和α粒子,几乎无放射性中子,避免了传统氘氚聚变产生的核废料问题。氢硼聚变可直接通过α粒子动能发电,能量转换效率更高,且无需复杂热力循环系统。目前,球形环氢硼聚变技术路线已经纳入国家聚变能源战略。在科技部提出的三条聚变重点研发路线中,就包括磁约束球形环氢硼聚变。氢硼聚变凭借清洁性与商业化潜力,成为核聚变领域的新赛道。
7、脑机接口 | 据上观新闻报道,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该研究所脑图谱与类脑智能实验室脑机接口与融合智能团队自主研发的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产品——CyberSense,近日通过深圳市“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预验收,助力科学家将“比头发丝更细更软”的柔性微电极植入实验动物的大脑皮层,为脑机接口与脑科学研究提供关键支撑。
宏观、行业新闻
1、工信部: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
2、央行行长潘功胜会见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双方就中国与基金组织合作等议题交换意见。
3、国家数据局:“东数西算”枢纽节点智算规模超八成。
4、国家能源局:3月全国新增建档立卡新能源发电项目共4455个。
5、中证协拟规范证券从业人员投资行为。
6、上海出台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新政”,不设户籍限制。
7、成都出台20项政策,打造现代一流电网。
行情回顾
主题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