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研

R32 制冷剂价格疯涨,印度 50℃高温 “烤” 爆空调需求!迎 “量价齐升” 超级旺季

 

贸易战涨价+高温增加需求+以旧换新政策提升需求+新兴领域拉动需求

制冷剂行业在2025年价格持续上涨的核心逻辑,主要源于供给刚性收缩、需求刚性增长、成本支撑强化、行业集中度提升及政策催化等多重因素共振。


一、供给端:配额政策锁定产能,供给缺口长期存在

  1. 三代制冷剂配额刚性约束
    2024年生态环境部核发三代制冷剂(R32、R134a等)生产配额总量约74.6万吨,内用生产配额仅34万吨,出口配额40.6万吨,供给端被严格限制。2025年配额总量虽小幅增加至79.19万吨,但内用配额38.96万吨,供给增速低于需求增速,导致市场缺口持续扩大(华泰证券测算2024年缺口达4.9万吨)。

  2. 二代制冷剂加速淘汰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2025年二代制冷剂(如R22)生产配额较基线削减67.5%,供给进一步收缩,推动价格上行。

  3. 产能扩张受限
    配额政策实施后,新增产能难以进入市场,行业进入“供给侧锁死”阶段,仅有头部企业(如巨化股份、永和股份、三美股份)通过配额收购或存量产能优化提升份额。


二、需求端:刚性需求+新兴领域拉动

  1. 空调与冷链需求爆发

    • 国内空调排产持续高增:2025年4月家用空调排产2073万台,同比+15%以上,旺季备货需求旺盛;

    • 冷链物流规模扩张:2025年一季度冷链物流需求总量1.16亿吨,同比+5.2%,高品质果蔬运输带动制冷剂需求。

  2. 海外市场增量显著

    • 欧美高温天气及补库需求拉动出口,印度等新兴市场空调渗透率仅10%,未来年均需求增速超10%;

    • 中国空调企业出海加速(如美的、格力),带动制冷剂出口订单增长。

  3. 数据中心与新能源汽车需求

    • 数据中心机架总量突破800万架,算力散热需求激增;

    •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对制冷剂需求提升(如R1234yf)。


三、成本端:萤石供给紧张推升全产业链价格

  1. 萤石供需失衡
    国内萤石矿山因安全整治(如河北、浙江等地实施“三个一批”政策)开工率不足,南方市场供应尤其紧张,持货商惜售情绪浓厚,价格年内已涨20%。

  2. 氢氟酸成本传导
    萤石价格上涨直接推高氢氟酸(制冷剂核心原料)成本,2025年R32生产成本同比+15%,企业毛利率显著承压。


四、行业格局:集中度提升强化议价权

  1. 头部企业垄断市场
    三代制冷剂CR6超90%,巨化股份(29.98万吨配额)、三美股份永和股份等龙头通过全产业链布局(萤石→氢氟酸→制冷剂)控制成本,并凭借配额优势主导定价权。

  2. 库存收益增厚利润
    部分企业(如永和股份)提前锁定低价萤石库存(2024年采购成本约1800元/吨),在2025年萤石涨至3000元/吨时,库存收益贡献显著。


五、政策与市场预期

  1. 环保政策催化升级
    四代制冷剂(HFOs)研发加速,但受专利限制(如R1234yf售价高达20万元/吨),短期难以替代三代产品,三代制冷剂仍为核心盈利来源。

  2. 涨价周期延长
    机构预测,2025-2029年三代制冷剂景气度将持续,参考欧洲经验(2017-2018年价格涨幅6-9倍),本轮国内涨价空间或超预期。


风险提示

  1. 政策调整风险若配额放松或环保标准升级过快,可能削弱涨价逻辑;

  2. 需求波动风险空调、汽车等下游需求若不及预期,将压制价格上行;

  3. 原材料价格波动萤石供给若快速恢复,成本支撑可能弱化。


结论

制冷剂涨价逻辑的核心在于“供给刚性+需求弹性+成本传导”三重驱动,头部企业(如巨化股份、永和股份、三美股份)凭借配额优势、全产业链布局及库存管理能力,成为最大受益者。2025年R32等主流品种价格有望突破5万元/吨,行业进入“量价齐升”黄金期。投资者需关注配额政策、下游需求及成本变化,把握阶段性行情。

 永和股份(605020) 2.64% 自由流通:37亿

萤石储量A股第二,储量329万吨。

主流第三代制冷剂配额份额占比国内第五,7.6%

唯一同时拥有萤石矿和R32制冷剂配额份额

资讯解析

行业:
化工
标的:
永和股份 巨化股份 三美股份
标签:
制冷剂 供给刚性 需求增长 成本支撑 政策催化 贸易战涨价 高温需求 以旧换新政策 新兴领域需求 制冷剂价格上涨 供给刚性收缩
摘要:
制冷剂行业在2025年价格持续上涨的核心逻辑源于供给刚性收缩、需求刚性增长、成本支撑强化、行业集中度提升及政策催化等多重因素共振。
多方:
制冷剂行业在2025年将迎来量价齐升的黄金期,供给刚性收缩、需求增长及成本支撑将推动价格上涨,头部企业凭借配额优势和全产业链布局将显著受益。
空方:
政策调整风险如配额放松或环保标准升级过快可能削弱涨价逻辑,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或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压制价格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