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这对国内塑料行业产生多方面影响:原料供应与成本• 进口成本增加:中国对美原油、天然气进口有限,但乙烷、丙烷对美进口依赖度高。2024年,饱和无环烃对美进口依赖度达98%,丙烷自美进口占比近60%。加征关税后,混烷及纯乙烷或丙烷裂解成本增加,可能导致国内部分PDH装置产能利用率下降。同时,中国2024年聚乙烯进口依存度达34%,自美进口PE总量占比17.24%,加征关税将抬升PE进口成本,遏制自美进口PE数量和低价货源量。• 生产路径变化:关税对PP影响体现在成本端原油和丙烷价格上,对油制PP和PDH制PP两条生产路径产生差异化影响。油制PP毛利因原油价格下跌出现由负转正趋势,生产企业可能减少停车检修和减产行为。而PDH制PP企业因丙烷进口成本提升,利润被挤压,可能通过减产、推迟或延迟重启应对。塑料制品出口中国塑料薄膜产品出口依存度逐步提升,如2024年胶带母卷出口依存度超60%,PE缠绕膜超40%。美国是中国PE缠绕膜、胶带母卷、PVC手套制品和PVC铺地制品等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美国加征关税,使中国塑料薄膜对美出口无价格优势,出口进程受阻。同时,美国对东南亚国家加征关税也影响塑料薄膜转口贸易。PVC铺地制品对美出口量常年占比超50%,关税提升使其出口增长放缓,部分企业将生产环节迁移至东南亚地区。产业发展机遇加征关税后,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国内LLDPE产能占全球30%以上,加税后国产份额或进一步提升,推动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张。依赖美国乙烷进口的企业,如卫星石化、万华化学等,可能转向丙烷或调整原料配比。此外,内需市场的消化能力也很关键,若国内消费与基建投资回暖,可部分对冲出口下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