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研

机器人PEEK涨过了,接下来充电的龙头补涨一下!

万马股份核心驱动逻辑及业绩梳理(截至2025年4月30日)


一、核心驱动逻辑

  1. 1.

    机器人线缆:技术壁垒与国产替代

    • 技术优势:公司拥有国内首家TUV认证的机器人电缆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复合运动线缆耐扭转次数超2000万次(国际标准仅500万次),适配人形机器人关节等高强度场景13
    • 客户渗透:为宇树科技机器狗提供线缆(单台价值量3000元,2025年预计供货2万台),并通过库卡(KUKA)、ABB等国际机器人厂商认证,2024年机器人线缆业务营收增速达180%145
    • 政策催化:工信部《人形机器人产业三年行动方案》推动国产替代,公司中标国家级“机器人关节线缆攻关项目”4
  2. 2.

    充电桩:超充技术+运营网络双轮驱动

    • 技术突破:960kW液冷超充桩(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批量应用于高速服务区,毛利率3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5%)15
    • 市场布局:覆盖全国50+城市,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超3.7万台(市占率12%),与特斯拉、华为合作超充网络,2025年Q1新增高压快充订单超12亿元(同比增300%)145
    • 政策红利: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40%催生超充需求,公司计划3年内在长三角新增超充站500座13
  3. 3.

    数据中心线缆:AI基建浪潮下的隐形赛道

    • 高端产品:数据通信电缆(Cat6A及以上)供货华为、浪潮等AI服务器厂商,单机柜线缆价值量约1.2万元15
    • 订单增长:光纤光缆业务中标三大运营商“东数西算”项目,2025年订单增速预计超40%1
  4. 4.

    国资背景与资本运作潜力

    • 资源支持:实控人变更为青岛海控集团后,获20亿元授信支持产能扩张,计划2025年新增机器人线缆产能50万公里17
    • 资产整合预期:集团旗下高分子材料、特高压电缆资产或注入,形成“材料-设备-运营”一体化平台17

二、业绩表现与财务分析

  1. 1.

    营收与利润

    • 2024年:营收177.61亿元(同比+17.46%),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38.57%),主要受铜价上涨及充电桩折旧拖累7
    • 2025年Q1:营收39.7亿元(同比+4.43%),归母净利润8182.73万元(同比+23.05%),盈利能力逐步修复68
  2. 2.

    分业务收入结构

    • 机器人线缆:2024年收入约2亿元,2025年人形机器人/机器狗贡献或达1.5亿元(毛利率45%)1
    • 充电桩:2025年预计收入突破15亿元(超充桩销售+运营),毛利率从18%提升至25%16
    • 传统线缆:电力/通信线缆保持6%-8%增速,2025年营收约160亿元(毛利率12%-15%)17
  3. 3.

    财务风险与挑战

    • 现金流压力:2025年Q1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86元,货币资金/流动负债比例仅22.65%68
    • 应收账款高企:应收账款占归母净利润比例达1745.7%,回款周期长可能影响资金周转678

三、未来增长预期与估值

  • 分部估值:机构预测2025年目标市值237亿元(机器人线缆PE 50倍、充电桩PE 30倍、传统业务PE 12倍)1
  • 催化剂:宇树机器人量产交付、超充桩市占率突破20%、数据中心大单落地15
  • 风险提示:人形机器人业务收入占比仍低(不足2%),若量产进度延迟或铜价波动,业绩或承压17

总结:万马股份的核心逻辑围绕“机器人线缆国产替代+超充技术卡位+国资资源整合”展开,短期业绩受传统业务拖累但新兴业务增长强劲。需重点关注现金流改善及订单落地节奏。

资讯解析

行业:
电气设备
标的:
万马股份
标签:
机器人线缆 充电桩 数据中心线缆 国产替代 超充技术 AI基建 国资整合
摘要:
万马股份的核心驱动逻辑围绕机器人线缆国产替代、超充技术卡位及国资资源整合展开,2025年预计机器人线缆业务营收增速达180%,充电桩业务收入突破15亿元,但短期业绩受传统业务拖累,需关注现金流改善及订单落地节奏。
多方:
公司在机器人线缆、充电桩和数据中心线缆领域具备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未来增长潜力大,尤其是机器人线缆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空方:
公司短期业绩受传统业务拖累,现金流压力大,应收账款高企,且人形机器人业务收入占比低,存在量产进度延迟或铜价波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