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金业绩压力与选择
业绩跑输情况:从2022年到2024年,接近一半的主动基金跑输基准超过10%;从2023年至今,约四成基金跑输低于10%。相当大比例的基金面临选择,要么在今年提升超额收益,要么更改业绩比较基准,例如将原本跟踪沪深300的A股部分,改为成长相关的行业或风格指数,如中证TMT、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新兴产业指数等,但更改后跑赢新基准指数的难度不一定下降,也可将持仓向目前业绩比较基准靠拢。 可能调仓的基金规模:有业绩压力可能调仓的基金一部分是过去三年跑输的,另一部分是从2023年开始至今跑输基准10%以上的,这部分基金规模约1.7万亿。 2、红利方向投资机会 行业层面:传统资产里红利的几个方向,如大金融、非银金融、煤炭、公用事业里的建筑交运等行业,之前被基金大幅低配,可能会明显受益于持仓向基准靠拢的行为。若假设1.7万亿基金按沪深300行业权重调整持仓,红利方向最受益,尤其金融,其次是煤炭,然后是公用事业里的建筑、交运和公用事业。 个股层面:以跟踪沪深300的基金为例,重仓股持仓结构中明显低配的个股后续可能因持仓调整受益,如银行里的兴业、招行、工行,非银里的平安、东财和中信证券,更多可加微Macro_Guru过去几个季度有所减仓的茅台和伊利也处于低配状态;而超配方向个股超配比例基本不高,影响相对有限。 3、成长方向投资机会 行业与板块:公募超配科技和制造板块,如传媒、电子、机械等,但计算机里的计算机设备和医药是公募已低配的方向。从板块或指数层面看,公募在创业板和中证2000里持股较少,若持仓调整,这两个方向卖盘压力可能相对小。 指数层面配置建议:公募在科技和制造板块持仓对应到指数层面,中证1000和科创50占比最高。若考虑调整成长配置,在可容忍前提下可考虑持仓占比相对低的中证2000,其次是之前减仓较多、现在占比相对低的创业板。 4、不同业绩基准基金持仓情况 沪深300相关基金:市场上约3.5万亿规模的主动基金中,近一半以沪深300作为A股部分业绩比较基准。用业绩基准含沪深300的基金一季度重仓持股情况与沪深300行业权重对比,基金明显超配传媒、电子(传媒主要是互联网媒体,电子主要是消费电子),非银和银行显著低配(券商、保险明显低配,银行主要是股份行和国有行),TMT里计算机设备和电子光学、光电等方向低配。 中证800与中证500相关基金:跟踪中证800的基金超低配方向和沪深300大体类似,二级行业里建筑设计、汽车零部件可能有潜在资金流入;以中证500作为A股部分业绩比较基准的基金相对较少,主要低配非银里的保险和医药等行业,影响相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