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证券|跑半马进工厂 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展现新气象
4月19日清晨一声枪响,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正式开跑。1.8米高的天工Ultra机器人率先出场,最终它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夺得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事桂冠,创造历史性一刻。
“机器人的一小步,是人类科技发展的一大步。”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从技术突破向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产业链供应链正加大投资攻关力度。工信部总工程师谢少锋日前表示:“人形机器人主流产品正加快从‘舞台上动起来’向‘工厂里用起来’转变,既能演杂技、扭秧歌,也能搬重物、拧螺丝,在制造场景加快落地。”
不过,这场马拉松比赛也显示出人形机器人技术目前仍存在多项短板,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马拉松”刚刚起步。业内人士认为,就像没有人会耻笑初学走路的孩童一样,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明星”进化为各行业的“新质生产力”,社会各界仍需耐心以待,并为其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应用元年”新气象
天工团队负责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CEO熊友军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比赛检验了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算法等能力,为机器人下一步走进工厂和生活服务场景进行了非常好的检验和准备,我们会持续迭代运动能力和操作能力,让机器人能够真正走入生产和生活。”
2025年被业内人士看成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的元年。一方面,前述多款人形机器人早已成为中关村论坛、广交会等大型展会论坛的“顶流”嘉宾,密集的“商演”服务需求甚至带火了人形机器人的二手租赁赛道;另一方面,智能机器人也开辟出更多应用领域,在智能巡检、无人零售、柔性制造、医疗辅助服务等场景的落地应用异彩纷呈。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经济数据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装备不断发展壮大,移动操作机器人在航空航天、半导体、医药等制造环节的应用已经超过千台;防爆工业机器人取得了国内外防爆认证,在轨道交通装备和汽车生产等制造环节实现了规模应用。
天元证券认为,伴随车厂实训、零售场景探索,人形机器人的行业规模量产节点越来越近。“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将在工业制造、仓储物流、食品配送/零售、危险场景率先落地,之后步入家庭,预计203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有望达到197万台。”鲁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