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研

矿物上美国没有选择,深海经济迎来重磅催化!

据白宫网站消息,当地时间4月24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旨在“开发美国近海关键矿产和资源”,以重振美国在深海海底矿产领域的主导地位,并对抗中国在该领域的影响力。

  美国《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报道指出,该行政令将允许矿产公司获得海底采矿授权,破坏了全球限制深海采矿的努力。此举已经遭到了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几乎所有国家,以及相关国际机构的一致反对和谴责。有学者提醒称,这将严重扰乱深海生态系统,造成极其危险的连锁环境反应。

  还有美国学者警告道,此举将适得其反,若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就会打败我们”。

  企业游说多年后,特朗普签了
  白宫表示,该行政令“确立了美国在国家管辖范围之内和之外的海底矿产勘探和开发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特朗普已指示美国商务部、内政部和能源部等部门进行海底勘测,吸引私营部门投资,并指示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加快向企业发放海底采矿的许可证。

  据白宫发布的文本,美国近海部分海底覆盖着土豆大小的多金属结核,含有镍、钴和锰等关键矿产。


  白宫新闻稿截图
  一名白宫高级政府官员表示:“我们预计这些矿产将用于国防、资源、基础设施和能源用途……我们希望美国在海底资源领域领先于中国。”

  报道称,这一行政命令可能为一些大型采矿公司,例如加拿大金属公司(Metals Company),获得快速采矿许可铺平道路。早在今年3月份,这家总部位于加拿大的公司就披露称,将通过其美国子公司向特朗普政府申请在国际水域进行采矿的许可。该公司已在勘探工作上投入了超5亿美元。

  预计该公司不久后将获得采矿许可。届时,他们将投入巨资开发海底采矿技术,包括配备巨大爪子、可以伸入海床的船只,以及连接巨型真空吸尘器、可以清洁海底的自动驾驶汽车。

  美国此前披露,该公司为获得采矿许可,已在华盛顿游说多年,自2021年以来花费费用达68万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的最新行政令将绕过一项已有数十年历史的国际条约。

  根据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各国对其海岸200海里以内的水域拥有专属经济权利,但国际水域受国际海底管理局(ISA)管辖。自公约生效以来,美国国务院一直派代表出席会议,给人留下美国有意遵守条约的印象,但其实美国国会参议院从未正式批准该条约。


  ISA于1994年成立,负责规范国际水域的海底资源开采,以及保护海洋环境。根据规定,在ISA颁发采矿许可证之前,不能对深海进行开采。这意味着,如果一直没有立法,矿业公司就不能开始深海采矿。

  《华盛顿邮报》提到,目前,此类海底采矿活动已被禁止。欧盟、俄罗斯、中国和其他167个国家正试图就如何监管此类活动达成一致。但美国尚未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因此没有投票权。

  稀土金属是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素有“工业味精”的美誉,广泛应用于国防、医疗保健和科技领域的各种产品。过去30年里,中国在稀土开采和提炼方面始终具有主导力。作为对美国不断升级的关税的反制措施之一,中方限制了几种稀土矿物的出口,加大了美国工业面临稀土短缺的风险。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东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一带的结核矿,其镍、钴和锰的含量,超过了陆地所有储量的总和。这片区域位于墨西哥和夏威夷之间的公海,面积约为美国大陆的一半。


  特朗普盯上的东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域 《纽约时报》制图
  但鉴于目前传统采矿业导致镍和钴供应过剩,一些分析人士质疑急于进行海底采矿的必要性,不太可能削弱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此外,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正在转向依赖其他元素的电池设计。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贝尼奥夫海洋科学实验室主任道格拉斯·麦考利说,特朗普此举是巨大的历史倒退,且将适得其反,“如果我们选择不遵守既定的全球规则,中国就会打败我们”。

资讯解析

行业:
矿产开采
标的:
加拿大金属公司
标签:
特朗普 深海采矿 稀土资源 国际竞争 环境保护 国际政治与资源 中美资源竞争 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
摘要: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旨在开发美国近海关键矿产和资源,以对抗中国在该领域的影响力。此举遭到国际社会反对,可能破坏深海生态系统。加拿大金属公司可能因此获得快速采矿许可。
多方:
支持者认为此举有助于美国减少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依赖,增强国家安全和资源自主权。同时,采矿公司可能因此获得商业机会,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
空方:
反对者认为此举将严重破坏深海生态系统,引发环境危机。此外,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可能引发外交冲突。分析人士还质疑此举的实际效果,认为无法真正削弱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