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研

立方制药:国产“聪明药”替代浪潮下的千亿赛道领航者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被称为“大脑的近视”,患者因注意力缺失、多动冲动等核心症状,长期面临学习、工作和社会关系的困境。据《中国儿科专家共识》数据,我国儿童ADHD患病率高达6.26%(约2300万人),且30%-50%症状延续至成年。

 

        进口原研药“专注达”(盐酸哌甲酯缓释片)作为一线治疗药物,高价与断货问题长期困扰患者。一般医院长期缺货,而有货的情况下去医院也只能给配一周的药量,大概在300元左右,而一年有52周,若假设能配到药的情况下一年需要花费15000左右。

    4月15日,立方制药发布公告称,其以化学药品4类申报的盐酸哌甲酯缓释片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下称“多动症”)。而在此之前,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在中国境内仅有一家进口药品批准文号,由原研药企强生持有。此次获批,意味着立方制药的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将以首仿药加入多动症药物市场的竞逐。

    目前,基于良好的耐受性和疗效表现等临床价值,盐酸哌甲酯制剂已成为6岁以上儿童ADHD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药物。盐酸哌甲酯制剂能够对患儿单胺类神经递质产生阻断作用,使机体内去甲肾上腺素、突触间隙多巴胺浓度升高,从而提升患儿觉醒中枢兴奋性,达到解除疲劳、振奋精神的作用,使患儿注意力更加集中。

      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如专注达)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长效控释技术与综合治疗效益。通过渗透泵技术实现24小时平稳释放药物,单次服用即可全天覆盖多动症的核心症状(注意力分散、多动、冲动),避免了传统短效药物(如利他林)需多次服用导致的血药浓度波动大、依从性差和漏服复发问题。相较于非兴奋剂药物(如托莫西汀),它起效更快(1-2小时)、对多动症状改善更显著;对比苯丙胺类药品(如阿得拉),其不可咀嚼的缓释设计大幅降低成瘾风险,且在国内获批适应症明确。

接下来开始按计算器:

        根据数据显示,我国ADHD儿童患者总数约2300万,中国公众仍存在“多动症=不听话”的误解,目前就诊率不到10%,若以未来20%的就诊率估算,约460万确诊患者需长期用药。进口原研药专注达因「一周一配」制度(单次费用约300元),年治疗成本高达1.56万元,价格门槛导致实际用药人群受限。立方制药的国产仿制药以进口药四折定价(年费用6000元),大幅提升可及性。假设未来用药渗透率达50%(即230万人),立方制药凭借先发优势占据其中50%市场份额,对应115万患者,则专注达单产品年收入可达69亿元​(125万人×6000元),较公司2024年15亿元营收存在接近5倍增量空间。由于该品种具有原料药自产、技术壁垒和独家仿制优势,净利率有望从传统业务的25%提升至50%(参考原研药全球平均净利率),对应年净利润约37.5亿元。若叠加其他管线增长,按生物医药行业45倍PE计算,远期市值可突破1600亿元;即便考虑竞争和政策风险,将预期打三折(对应市值500亿元,仍较当前55亿市值存在近10倍增长空间。在ADHD需终身用药、且国内尚无新仿制药获批的窗口期内,立方制药凭借独家供应地位和价格弹性,有望持续享受市场扩容红利。不管有没有500亿,反正现在价值绝对处于地板低估状态,想象空间巨大!!

以下一些网友分享:

 



 

 

资讯解析

行业:
医药行业
标的:
立方制药
标签:
ADHD 盐酸哌甲酯缓释片 立方制药 国产仿制药 市场潜力 生物医药 ADHD治疗药物 国产仿制药获批
摘要:
立方制药的盐酸哌甲酯缓释片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仿药,有望打破进口原研药的市场垄断,降低ADHD患者的治疗成本。
多方:
立方制药的国产仿制药获批上市,将打破进口原研药的市场垄断,降低患者治疗成本,提升药物可及性。公司凭借先发优势和技术壁垒,有望在未来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带来显著的营收和利润增长。市场预测公司市值有较大上升空间。
空方:
尽管立方制药的国产仿制药获批上市,但市场竞争和政策风险仍然存在。未来可能会有更多仿制药进入市场,加剧竞争。此外,ADHD的就诊率和用药渗透率可能不及预期,影响公司的市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