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研

华为机器人预期差-柔轮


在 2024 年东京机器人展上,一款机器人惊艳全场的弗拉明戈舞蹈,赢得了众人的喝彩。机器人精准流畅的动作,不禁让人感叹科技与艺术融合的魅力。而在这背后,谐波减速器作为关键的传动部件,正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谐波减速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奥秘

(一)谐波传动的核心机制

谐波减速器,其核心由波发生器、柔轮和刚轮三部分组成。当波发生器开始运转,它如同一位指挥家,驱动柔轮产生周期性的弹性变形。这种变形并非随意,而是精准可控的。柔轮在波发生器的作用下,与固定的刚轮巧妙配合,形成独特的齿差传动。正是凭借这种特殊的传动方式,谐波减速器能够实现高达 30 至 320 的传动比,这一数据较 RV 减速器传动比提升了 40% 以上。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的测试显示,在承受 1000N・m 负载时,谐波减速器的回程误差仅为 0.5 弧分,相比传统行星减速器降低了 80%。这就好比芭蕾舞者通过肌腱的弹性来实现精准的动作,谐波减速器用柔性变形完成了传动领域的高难度动作。

(二)柔轮 —— 谐波减速器的 “心脏”

柔轮,作为谐波减速器的核心部件,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在实际运行中,它需承受每秒超过 300 次交变应力。为了确保柔轮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日本 NTN 公司选择了 Ti-6Al-4V 钛合金,并通过精密锻造将疲劳强度提升至 1200MPa。而中国绿的谐波则另辟蹊径,研发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柔轮。这种新型材料制成的柔轮,在保持同等强度的同时,重量减少了 35%,特别契合人形机器人的轻量化需求。

(三)润滑系统 —— 谐波减速器的 “保护神”

润滑系统在谐波减速器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就像人体的关节润滑剂,能够减少部件之间的摩擦,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美国波士顿动力在其 Spot 机器人中使用的纳米润滑脂,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使用这种先进的润滑脂,谐波减速器的寿命从 8000 小时延长至 15000 小时,大大提升了机器人的连续作业能力。


二、谐波减速器的市场现状与竞争格局

绿的谐波通过自主研发的齿形修正技术,将产品寿命提升至 12000 小时,2024 年营收突破 28 亿元,海外市场份额达 18%。在中国,谐波减速器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随着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对谐波减速器的需求日益增长。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谐波减速器整体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30 亿,下游应用主要为工业机器人和数控机床等。

四、谐波减速器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智能传感集成 —— 让机器人更 “聪明”

下一代谐波减速器的研发聚焦三大方向,其中智能传感集成是重要的一环。哈默纳科开发的内置应变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 10⁻⁶级的变形量。通过这种方式,机器人可以及时了解自身的工作状态,做出相应的调整,变得更加 “聪明”。

(二)仿生结构设计 —— 向自然界学习

仿生结构设计也是未来谐波减速器的发展方向之一。MIT 团队受章鱼触腕启发,研发出连续变形谐波传动。这种仿生设计,能够让机器人的运动更加灵活,更好地适应复杂的环境。

(三)极端环境应用 —— 拓展机器人的工作范围

在极端环境应用方面,NASA 正在测试适用于太空任务的高温 (200℃)、低温 (-196℃) 双工况减速器。这将为机器人在太空等极端环境下的工作提供可能,拓展机器人的工作范围。

从 Pepper 的弗拉明戈舞蹈,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微创手术,谐波减速器以比头发丝直径还小得多的精密控制,将科幻电影中的梦幻机器人变为现实。未来,随着材料科学、精密制造和人工智能的融合,谐波传动技术正不断突破传统工程技术边界,将支撑机器人的运动难度、精度超过人类。

 

资讯解析

行业:
机器人
标的:
绿的谐波
标签:
谐波减速器 机器人 工业自动化 绿的谐波 东京机器人展 机器人技术
摘要:
2024年东京机器人展上,谐波减速器作为机器人关键传动部件,展示了其在科技与艺术融合中的重要作用。文章详细介绍了谐波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多方:
谐波减速器市场前景广阔,技术创新将推动机器人性能提升,中国企业如绿的谐波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空方:
谐波减速器技术门槛高,市场竞争激烈,中国企业需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