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研

天马新材,填补国内HBM封装材料空白

近期三星、美光、sk海力士削减DDR4产量,加大高端产品HBM和DDR5的投入

 

天马新材,核心观点:技术突破 + 产能释放 + 高端化转型,国产替代先锋迎来加速成长期

一、买入逻辑:业绩爆发式增长,技术驱动长期价值

1. 业绩高增长验证成长性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2.55 亿元(+34.99%),归母净利润 0.39 亿元(+221.44%),扣非净利润 0.33 亿元(+43.61%)。
  • 增长驱动:电子陶瓷用粉体(收入 1.40 亿元,+92.25%)、高压电器用粉体(收入 1842.69 万元,+94.46%)等核心产品放量。

2. 产能释放周期开启

  • 2025 年新增 6 万吨产能,包括 5 万吨电子陶瓷 / 玻璃粉体、5000 吨勃姆石、5000 吨球形氧化铝(球铝)。
  • 5000 吨高导热粉体材料生产线已试生产,球铝产品售价显著高于传统粉体,推动毛利率提升。

3. 国产替代 + 高端化双重机遇

  • 精细氧化铝市场长期依赖进口,公司高纯氧化铝(4N/5N 级别)、Low-α 球铝等产品突破国际垄断。
  • 下游覆盖 HBM 封装、半导体基板、新能源等领域,契合国产化需求。

二、技术优势:深耕精细氧化铝,构建多维技术壁垒

1. 核心产品竞争力突出

  • 电子陶瓷粉体:国内市占率超 80%,支撑国产芯片基板材料自主可控。
  • 球形氧化铝:突破 Low-α 射线技术(铀 / 钍含量 < 5ppb),解决 HBM 封装散热与信号干扰痛点,填补国内空白。
  • 高纯氧化铝:纯度达 4N/5N,可替代进口用于蓝宝石衬底、半导体基片等领域。

2.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 2024 年研发费用 1101 万元(+23.25%),产学研合作覆盖郑州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机构,聚焦第三代半导体封装材料等前沿领域。
  • 牵头组建 “郑州市先进氧化铝材料及陶瓷膜产业研究院”,整合产业链资源攻关共性技术。

3. 工艺与定制化能力

  • 掌握熔融态表面张力球化工艺,实现球铝极致球形度(填充密度提升,热导率优化)。
  • 定制化服务覆盖下游客户多样化需求,技术响应速度领先行业。

三、未来方向:聚焦高端市场,拓展新兴场景

1. 高端封装材料

  • HBM 封装:Low-α 球铝作为高带宽存储器关键填充材料,可减少信号串扰、提升散热效率,受益于 AI 算力需求爆发。
  • 第三代半导体:布局氮化铝基板、微波热解陶瓷粉体,匹配功率器件封装升级需求。

2. 新能源与电子材料

  • 锂电池隔膜:勃姆石产品切入新能源赛道,匹配动力电池高安全性需求。
  • 消费电子复苏: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回暖带动电子陶瓷粉体需求。

3. 全球化布局

  • 当前海外收入占比低(2024 年仅 1.77 万元),计划以日韩市场为突破口,通过贸易商与本土化合作拓展份额。

四、市场规模与前景:千亿级赛道,成长空间明确

1. 精细氧化铝市场

  • 2023 年国内电子材料市场规模 4809.7 亿元,半导体材料占比 26.94%(1295.5 亿元)。
  • 精细氧化铝作为电子封装、陶瓷基板关键材料,受益于 5G、AI、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CAGR 预计超 20%。

2. HBM 封装材料蓝海

  • 全球 HBM 市场规模 2025 年有望突破 150 亿美元,Low-α 球铝作为核心填充材料,渗透率加速提升。

3. 国产替代空间

  • 高纯氧化铝、球铝等高端产品进口替代率不足 30%,公司技术突破后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提升。

五、风险提示

  • 原材料价格波动:工业氧化铝价格波动影响成本(2024 年价格大幅上涨,2025Q1 回落至 3000 元 / 吨)。
  • 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新产线爬坡需客户认证周期,可能延迟业绩兑现。
  • 下游需求波动:消费电子、半导体行业周期影响订单稳定性。

六、盈利预测与估值

  • 券商预测: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 0.58/0.74/0.85 亿元,对应 PE 62/48/43 倍。
  • 估值逻辑:技术稀缺性 + 国产替代龙头溢价,目标价 40 元(对应 2025 年 PE 73 倍)。
天马新材凭借技术突破、产能释放与高端化转型,有望成为精细氧化铝国产替代核心标的。短期看业绩高增长,长期看 HBM 封装、第三代半导体等新兴场景放量,建议 “买入” 并长期持有。

资讯解析

行业:
电子材料
标的:
天马新材
标签:
天马新材 精细氧化铝 国产替代 HBM封装 半导体材料 新材料 高端化转型 产能释放 技术突破
摘要:
天马新材凭借技术突破、产能释放与高端化转型,业绩实现爆发式增长,成为精细氧化铝国产替代核心标的。公司产品覆盖HBM封装、半导体基板、新能源等领域,受益于国产化需求和高端市场增长。
多方:
公司业绩高增长,技术驱动长期价值,产能释放周期开启,国产替代和高端化双重机遇,未来聚焦高端市场和新兴场景,市场规模和前景广阔。
空方:
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影响成本,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可能延迟业绩兑现,下游需求波动可能影响订单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