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5月14日,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搭载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首个整轨互联的太空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 #三体算力星座由之江实验室王坚院士牵头,协同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千星规模的太空计算基础设施,建成后总算力可达1000POPS。合作伙伴包括国星宇航、智星空间、地卫二、开运联合、蓝箭鸿擎、十方星链、中科睿格、微纳星空等。
#算力上星实现星上数据处理。根据王坚院士的数据,全球卫星载荷产生的大量数据仅有20%回传到地面,天上和地面带宽极其有限,而星上算力大部分仅几TopS。三体算力星座目标是实现卫星算力千倍级增长。 #长期来看太空算力中心是解决资源问题。理论上太空空间资源是无限的、太阳能资源是无限的。太空数据中心可以利用高密度的24x7太阳能,与地面太阳能场地相比,太空中的太阳能阵列的容量因子超过95%。据我国航天飞行力学、火箭弹道设计专家余梦伦计算,要实现空间太阳能发电与地面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持平,运用火箭的运输费用至少要降至每公斤1千元人民币。目前美国SpaceX星舰已有相应的成本控制能力,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FPGA在宇航级算力芯片中具有重要地位。卫星寿命周期内几乎不存在通过更换硬件升级,随着卫星迭代加速,具备硬件可编程FPGA可实现软件定义卫星功能,在太空算力中心大规模放量阶段依旧占据重要地位。 投资策略:建议关注#普天科技、复旦微电、铖昌科技、臻镭科技、陕西华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