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股份:国外巨头己二胺再掀涨价潮暴涨2200元/吨,公司全面布局己二酸、己二胺、尼龙66盐。
神马股份:国内尼龙66产业链龙头企业,全面布局了己二酸、己二胺、尼龙66盐等各个环节,己二胺产能为14万吨,产业链布局完整程度和体量均为国内龙头。
暴涨2200元/吨!国外巨头己二胺再掀涨价潮,中企如何嘴里抢肉?
近日,奥升德功能材料(连云港)有限公司宣布 2025 年 5 月 1 日起己二胺(HMDA)散水的现货价格按照人民币23,600元/吨执行。
表面看,这波涨价看似是国际巨头的常规操作,实则揭开了一场暗流涌动的产业暗战:当中国工厂用十年磨一剑捅破“卡脖子”技术时,美国企业正用涨价大棒死守最后阵地。
寡头游戏:美国三巨头捏住全球命脉己二胺的暴涨,源头直指其上游原料己二腈。这个被称作“尼龙66心脏”的化工品,全球53.3%的产能掌握在美国英威达手里,奥升德和德国巴斯夫再分走30%的蛋糕。这种垄断霸道得很。中国每年37万吨的己二腈需求,80%要靠进口填坑。更绝的是定价权:英威达今年已三次调价,硬生生把己二胺价格从年初的2.2万/吨拉到了2.65万/吨。
中国破局:从实验室到万吨级工厂的逆袭当国际巨头忙着涨价时,福建漳州古雷石化基地正上演着“中国速度”。海辰化学40万吨己二腈项目刚完成场地平整,这个总投资148亿元的巨无霸,采用天辰公司自主研发的丁二烯法工艺,直接把生产成本砍到国际同行的七成。还有安徽曙光化工,这家企业与清华苦研13年,造出纯度99.85%的己二腈,比进口货还高出0.15个百分点。
涨价背后的算盘:卡位战进入肉搏阶段美国企业疯狂涨价绝非偶然。2024年中国己二腈自给率刚突破20%,国际巨头就嗅到危险信号。英威达一边关停美国本土80%产能制造供应紧张,一边在上海工厂搞“检修式涨价”,玩的就是“既要赚中国人的钱,又要拖慢中国速度”。但中国企业早有对策:海辰化学的己二腈项目配套50万吨醋酸装置,用产业链自循环把综合成本压到37美元/桶,比国际均价低11%。
万亿市场争夺战:谁掌握绿色谁赢未来这场涨价风暴背后,藏着更深的产业变局。全球车企为减重疯狂追捧尼龙66,一辆新能源车要比燃油车多用15公斤——这相当于给己二腈市场每年新增30万吨需求。中国企业押注的不仅是产能,更是绿色牌:海辰化学的LNG双燃料动力运输船已拿下地中海航运26艘订单,用“零碳运输+绿色生产”组合拳撕开欧盟碳关税壁垒。
当奥升德们的涨价函一次又一次地砸向市场时,一时的爽一时的卡。这场较量的结局或许早已注定——十年前中国打破丙烷脱氢技术垄断的故事,正在己二腈战场重演。毕竟,能把万吨级化工装置误差控制在2毫米的中国工匠,岂会永远受制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