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章鼓作为国内鼓风机行业龙头,近年来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深度绑定核电产业链,叠加智能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的布局,已形成核电+低空+固态电池三重发展的成长动能。
1. 核电赛道爆发,国产替代加速
2025年核电项目审批首次开闸,国务院核准的5个核电项目中,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明确采用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而山东章鼓正是该领域核心设备供应商。
技术壁垒与国产化替代:
公司自主研发的“华龙一号”硼回收系统(TEP)蒸汽压缩机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订单已突破2亿元。2024年启动的“核电风机智能车间”项目年产能达40余台,预计新增年收入3亿元,直接受益于核电设备国产化需求。
行业空间广阔:
按规划,我国核电市场规模至2025年将达4371亿元,年均新增6-8台机组,山东章鼓作为关键设备供应商,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2. 智能制造与产能释放
公司持续推进智能化升级,产能与效率双提升:
智能车间投产:
710车间智能升级项目、核电风机智能车间均已投产,数字化柔性生产线显著降低制造成本,提升交付能力。
产能利用率提升:
2024年核电风机智能车间达产后,产能利用率预计超过80%,叠加核电订单放量,未来两年业绩可期。
3. 多元化布局对冲风险,新质生产力蓄势待发
公司通过技术外延与投资并购,构建多增长极:
低空经济与无人机:参股海利天梦(持股23.33%),布局无人机研发与军民融合市场,2024年已签订军用订单。
固态电池:子公司山东艾诺冈涉足超级电容与锂电储能,契合“双碳”目标下的能源转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