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A股重要投资参考(4月24号)
18条举措!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央行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有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本次《行动方案》中的五个方面18条举措,主要亮点有四个方面,一是多项政策先行先试,第二是优化业务流程,三是创新产品和服务,四是数字化扩展。下一步央行持续优化跨境金融服务政策工具箱,以有效支持企业走出去。
上海印发《关于加力促进上海市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上海市多部门印发《关于加力促进上海市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其中提到,对3月至5月“首发上海”活动期间的展会新品首发活动上浮补贴金额,给予不超过30%、最高60万元的补贴。
厦门:房票可买全市二手房 6个月内购新房可获奖励
厦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住宅房屋征收房票补偿安置政策的通知》,对厦门市房票政策进一步优化升级。房源选择方面,最新政策进一步扩大了选择范围,房源库涵盖全市各区房源,被征收人自主选择购买房源库内的新房、竞配建房、安置房,也可购买二手房。此外,购买新房、竞配建房可享受购房奖励,房票核发之日起6个月内购房奖励5%,第7-12个月内购房奖励2%。
黄金概念股全线杀跌 上海金交所突发公告
4月23日,沪金期货主力合约跌破800元/克关口,黄金概念股全线杀跌。上金所发布消息,自2025年4月25日(星期五)收盘清算时起,Au(T+D)、mAu(T+D)、Au(T+N1)、Au(T+N2)、NYAuTN06、NYAuTN12等合约的保证金水平从12%调整为13%,下一交易日起涨跌幅度限制从11%调整为12%;Ag(T+D)合约的保证金水平从15%调整为16%,下一交易日起涨跌幅度限制从14%调整为15%。
AI算力投资转向!知名基金经理大幅减持这一产业链
今年以来,DeepSeek的走红在资本市场掀起了一场算力需求之争。近期,公募基金一季报陆续披露,多位基金经理在季报中阐述了对算力的最新看法。经梳理发现,今年一季度,多位基金经理大幅减持了对海外算力链的配置,但对国产算力和AI应用仍处于加仓趋势。多位基金经理表示,国内对AI的资本开支竞赛刚刚开始,随着互联网大厂持续提升AI资本开支,国产算力企业将从逻辑演绎期逐步进入业绩兑现期。
今年已有超300家公司首次披露并购计划,A股并购重组“新”意盎然
近期,A股市场并购重组热度提升明显。据媒体报道,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超300家上市公司首次披露并购计划。从并购规模看,超十亿元甚至百亿元的并购案例逐渐增多;从并购赛道看,半导体、电子设备、机械设备等领域更受上市公司青睐;从并购主体看,除了上市公司主动发起并购之外,多地政府部门也积极加入,设立并购基金,力挺产业并购。
全球资管巨头考虑砍仓10%美国资产 中国是潜在投资目标地之一
随着特朗普摇摆不定的贸易政策持续引发美国市场动荡,全球资管巨头骏利亨德森投资公司目前正考虑减少其对美国资产的敞口。据悉,骏利亨德森首席执行官Ali Dibadj在本周的媒体采访中表示,“鉴于美国例外论出现了裂痕的迹象,我们可能会看到10%的客户风险敞口或管理资产从美国资产中退出并重新配置。”“资金可以转移到欧洲、中国、中东和拉丁美洲。”Dibadj在邮件中写道。
进一步聚焦人工智能 新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了解到,新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正式发布。2015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门,迭代发布了四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气候干燥引发供应紧张的担忧 可可期货势将创四个月来最长连涨
可可期货连续第五天上涨,创去年12月以来的最长连涨纪录,市场担心西非的持久干旱将使全球供应紧张。气象预测机构Vaisala周二表示,生产全球大部分可可的地区预计将有五天的局部零星降雨。
宇树机器人将参加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
上证报近日获悉,宇树机器人将参加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在竞速跑中,宇树机器人将与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北京)、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上海)及来自深圳、上海、西安、重庆等地企业的机器人同台竞技。
华为乾崑ADS 4发布,机构称2030年智驾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万亿元
据媒体报道,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4月22日宣布,华为乾崑新一代组合驾驶辅助系统ADS 4正式发布,带来架构、安全、体验的全面升级。靳玉志同时表示,截至目前已有22款合作车型上市,覆盖15万元以上中高端车型,包括纯电、增程、混动及燃油等类型。
机构称,到2030年智能驾驶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万亿元。国新证券认为,L2+智能化在15万元以下市场将加速普及;城市NOA在中高端车型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未来智驾将进一步下沉,车企竞争升级,赢者通吃趋势将加强。建议关注智能驾驶产业链投资机会以及辅助驾驶(ADAS)商业化落地进度。
字节火山引擎发布多款该类工具,华为、谷歌、英伟达纷纷布局
近日,火山引擎在深圳发布AgentDevops体系、AI数据湖服务等智能体工具,帮助企业做好智能体开发和运维。据介绍,火山引擎HiAgent平台发布Agent Devops体系,为企业提供从智能体策略规划、能力开发、效果评测、应用发布、线上观测到效果调优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保障企业Agent效果达到生产可用。
华西证券表示,目前国内智能体发展处于上升阶段,各厂商多款智能体已经落地开放使用;竞争较为激烈,多家厂商参与角逐;国内智能体发展方向呈现多元化,覆盖日常通用领域和专业领域;覆盖范围包括手机和电脑端,涵盖多种操作系统。国泰海通证券表示,AIAgent是新的数字劳动力,能够协助或代替人类完成任务。英伟达的AgenticAI构建模块、NIM预训练模型和Nemo框架,帮助组织轻松开发并部署AI Agent。据英伟达估算,全球知识工作者总数达10亿,AIAgent未来有望成为数万亿美元的商业机会。
美团自研第四代无人机通过民航局审查,获全国首张低空物流全境覆盖运营合格证
美团自研第四代无人机已通过民航局审查,获得了全国首张低空物流全境覆盖运营合格证。取证后,美团无人机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启常态化商业运营,成为国内首个被民航局批准可在中国全境开展物流运输的低空运营人。官方资料获悉,美团第四代无人机是专注于城市低空物流配送场景的全新多旋翼机型。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美团无人机已开通53条航线,累计配送订单超45万单。
2024年受益于无人机的低空空域开放、中大型无人机适航审批加速、地方政府补贴、商业模式跑通。头豹研究院张诗悦认为,随着配送需求持续扩大、政策的推动、智能化技术的赋能以及低空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物流无人机市场将实现快速增长,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近1,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57.0%。
工信部发文加快制定智能物流等智能装备标准
据媒体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 版),其中提到,到2026年,制修订100项以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加快制定智能检测、智能物流等智能装备标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工业软件标准,智能设计、智能管理等智能工厂标准,供应链建设、供应链运营等智慧供应链标准,数字孪生装备、人工智能工业应用、工业数据流通等智能赋能技术标准,网络协同制造、产销一体化运营等智能制造新模式标准,工业无线网络、工业网络融合等工业网络标准,探索标准研制新方法,固化成功经验和创新成果,形成典型场景系统解决方案标准,引导企业应用标准指导实践,构建企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推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根据CIC灼识咨询,预计2027年,中国智慧物流装备市场规模可达到1920.2亿元。中泰证券表示,我国智能物流设备渗透率尚不足30%,远低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智能物流装备渗透率水平;且立体仓库数量少于美国日本,自动立体库比传统库降本20%,未来智能物流装备渗透率预计将快速提升。推荐国内领先的物流系统集成商。
该领域或为人形机器人率先落地场景,龙头公司已获得数百台意向订单
据媒体报道,来自广东深圳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这款Walker S1工业人形机器人,现已“成建制”进入位于浙江宁波前湾新区的吉利汽车极氪5G智慧工厂“打工”。Walker S系列已进入许多工厂实训,优必选创始人周剑介绍,摸索10余年,我们终于迎来了新发展,已获得超过500台的意向订单。
相比C端家庭场景,工厂流水线上的动作更加单一,所以在家政员和工厂工人之间,多家机器人公司选择让自家产品入厂进修,仓库、工厂、建筑工地是机器人目前的主要应用场景。中信证券研报表示,AI与电机等核心元器件技术的迅速突破为新时代人形机器人行业高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带头引领下,2023年以来海内外人形机器人新品迎来“井喷”,各式产品和而不同。预计工业制造将成为人形机器人率先落地场景,商业服务领域次之,家庭消费端将于最后应用但潜力最大。
中国联通已开始测试卫星通信业务
近日,中国联通在官方App上线了“联通卫星”业务,用户办理该业务后,可在地面通信网络覆盖不稳定或无覆盖的情况下,提供紧急通信服务。目前,中国联通邀请天津、山西、安徽、湖北、广东、海南用户测试联通卫星业务,可办理使用联通卫星10元/月功能包。
三大运营商积极参与布局,有望带动终端生态进入黄金期。招商证券梁程加认为,当前随着低轨卫星互联网组网推进,卫星制造企业靠技术积累与创新,通信技术企业专注攻克关键难点,终端设备制造商全方位适配卫星通信功能,多方协同助推卫星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
丰田首款鸿蒙座舱D级轿车亮相,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逐步进入收获期
行业媒体报道,在2025上海车展发布会上,丰田首款鸿蒙座舱D级轿车——铂智7全球首发亮相。该车宣称是合资首搭鸿蒙座舱,搭载带激光雷达的全场景智能驾驶辅助。
东兴证券认为智能化是汽车电动化的后半场,智能驾驶能力将决定车企未来的市场竞争力。随着算力、大模型等AI技术的迭代升级,高阶自动驾驶有望加速落地。头部企业逐渐在训练数据、训练设施、智驾生态领域建立了领先优势。华为凭借在ICT领域技术积累,超强的研发投入,业务不断延伸至联结、计算等领域,致力于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其在软件、硬件、芯片、终端、网络、云等领域均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在多个场景下与ICT技术相匹配,经过前期大规模研发投入,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逐步进入收获期。
强强联合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与星闪产业化融合
据报道,国际星闪联盟官微消息,近日,由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的“具身智能+新一代通信标准技术研讨会”成功举办。会上,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国际星闪联盟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机器人技术与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的融合,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标准化与产业化发展。据悉,星闪技术具备通定感融合和通过确定性质量满足AI需求的能力,可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提供高效的本体间通信与群体协作能力。同时,即将开始的星闪3.0标准将进一步面向具身智能和AI无线通信进行标准化工作。
星闪NearLink”是中国原生的新一代近距离无线联接技术,致力于短距通信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其具备低时延、高吞吐、高并发、高可靠、抗干扰和精定位6大领先的技术能力。作为国际化的新一代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星闪NearLink正在与蓝牙、Wi-Fi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星闪技术路线设计的代际式演进具有灵活性和前瞻性,星闪标准将重新定义新一代短距无线通信系统,在“人-车-家-园”场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面向行业和面向消费者领域都存在巨大的、超万亿级的市场潜力。
新疗法获批临床 中国医生成功“治愈”糖尿病
据报道,上海长征医院对外披露,通过干细胞再生移植疗法,近一年来医院副院长、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殷浩团队成功治愈了多位1型糖尿病患者。这是继去年5月,殷浩联合团队全球首次利用自体干细胞再生疗法成功治愈重度2型糖尿病患者后,又取得的一系列新突破。据团队介绍,研究表明,通过微创输注的给药方式,可实现胰岛功能衰竭糖尿病(1型和严重2型)患者的治愈。基于这一系列前期研究进展,2025年4月18日,由殷浩团队联合开发的“异体人再生胰岛注射液”,获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成为中国第一个,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异体通用型再生胰岛产品。
据了解,和去年使用的自体再生胰岛不同,此次获批临床试验的“异体人再生胰岛注射液”,基于的是健康供体来源的血液细胞,目前已实现了体外标准化及规模化制备,有望进一步扩大干细胞再生治疗的可及性。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数多达1.4亿,几十年来,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虽已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碍于人胰腺供体短缺,严重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如今,以人体细胞为来源的再生胰岛移植,有望彻底解决这一难题。
我国发布国家方案全面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
据报道,4月23日,据生态环境部消息,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2030年)》,全面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管理,协同应对臭氧层损耗和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了履约目标,并从源头管控、过程控制、末端治理和进出口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了11项具体任务,例如,在强化管控物质使用管理方面,家电行业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以氢氟碳化物为制冷剂的电冰箱和冰柜产品。此外,生态环境部联合商务部、海关总署印发了修订后的《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办法》,进一步优化消耗臭氧层物质进出口管理。
生态环境部正开展聚变监管法规标准体系研究、保障聚变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4月23日,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司长刘璐在发布会上表示,生态环境部正开展聚变监管法规标准体系研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建立科学合理可行的监管制度,保障聚变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科学监管,明确不套用目前对裂变堆的监管要求,建立适应聚变装置特性的监管框架。二是规范监督管理,减少监管不确定性。三是以风险为指引,科学分析评估各类装置的辐射安全风险,确认装置的类别,分级分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辐射安全许可审查。下一步将坚持以高水平安全监管,保障我国核聚变事业高质量发展。
核聚变是人类理想的终极能源,相较于传统能源和其他新能源,核聚变在能量输出效率上具有显著优势;同时,相比核裂变,其在安全性、可持续性和环保性方面表现更优,使被视为未来能源体系的核心方向。目前全球核聚变产业进入加速期,尽管商业化堆的全面落地仍需实验堆的持续验证,但单座实验堆百亿级投资体量叠加建设提速,已驱动可控核聚变市场进入高速增长通道。机构预测,2025-2030年托克马克核聚变市场空间有望达到6810亿元,而2030-2035年受益即将可能规模化落地的商业堆,托克马克核聚变市场空间有望上升至3万亿规模。
存储供应商对DRAM提价8-10%、行业供需关系或将逐步改善
根据集邦咨询最新的内存现货价格趋势报告,在DRAM方面,OEM厂商正在逐步增加库存水平,以确保在关税政策明朗之前拥有安全的库存量,而DRAM供应商也同步上调了DRAM产品的现货价格,幅度在8-10%之间。至于NANDFlash方面,由于需求放缓,目前市场主流产品价格持平。
由于存储原厂减产和生产节奏影响,NAND供货吃紧,美光、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厂商均将从4月起提高NAND闪存报价,NAND价格回涨速度高于原先预期。2025年以来DRAM价格表现分化,DDR5等高档产品价格回升明显,中低端DRAM价格表现平淡。海外存储原厂库存较高峰期已有明显去化,下游应用或处于调整库存的后期阶段。国内模组和利基型存储等行业存货显示行业或将见底回升。
随着AI训练和推理对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数据中心对HBM、大容量DDR5及企业级SSD的存储需求同步增加,AI与云服务成为存储需求核心驱动力。DRAM位元需求2025/2026年分别有望同比增长15%/17%,NAND位元需求2025/2026年分别有望同比增长12%/15%,同比增速较2024年有望加速。分析师预计,随着存储上游控产、库存消化,以及AI应用扩大带来企业数据中心eSSD、大模型本地部署和终端换机等新增需求,行业供需关系或将逐步改善,存储价格和需求有望逐步回升。
文旅消费升级行动方案落地、四档主题惠民活动贯穿全年
4月23日,2025年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活动启动仪式暨全国“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费周主场活动在河南郑州举行。活动时间从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聚焦大力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围绕劳动节、暑期、国庆节、春节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全国“五一”文化和旅游消费周、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国庆文化和旅游消费月、春节文化和旅游消费月,并举办专题主场活动,推出特色文旅活动及惠民措施。
中航证券表示,五一预热强劲,旅游产业价值重估。在“政策激励+消费结构升级”共振背景下,文旅板块的景气修复将具备持续性。旅游市场当前呈现“长线修复、县域扩容、品质提升”三重趋势,供需两端同时改善,政策红利与结构红利正在叠加释放。
中信证券表示,从供给端而言,服务消费仍有扩容升级空间,从需求而言,居民在服务消费上的倾向更高,服务消费本身处于相比商品消费的更高增长阶段。在扩内需政策预期升温的背景下,市场将服务消费作为重点支持的预期方向之一。而其中文旅产业具有容量大、范围广、韧性高、带动强的特征,期待升温。基本面而言,近期“五一”预订数据显示旅游需求韧性强,预计民航日均旅客量同比增7.6%,亦有望形成情绪催化。
机器人通信标准体系加速构建、星闪技术打通智能决策关键链路
4月23日,国际星闪联盟官微消息称,由中国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的“具身智能+新一代通信标准技术研讨会”于近日成功举办。会上,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国际星闪联盟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机器人技术与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的融合,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标准化与产业化发展。此次合作旨在打通机器人本体感知、通信与决策的关键链路,加速多机器人协作场景的规模化落地。
国开证券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呈现加速态势。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大力发展机器人等智能终端,当前已有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多个省市陆续制定了人形机器人发展路径及相应保障措施,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在政策支持叠加技术升级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有望驶入快车道。
光大证券表示,从人形机器人量产节奏的角度,2025年将会是突破性的一年。万台级别的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进入确定性放量阶段,而万台级别的数据采集和训练有望真正解决数据匮乏的难题,推动人形机器人向更泛化、更实用的阶段。坚定看好人形机器人产业,基于当前硬件技术路线与各厂商进展。
高阶智驾车型加快推出、产业链或再迎发展机遇
4月23日,2025上海国际车展期间,广汽埃安与滴滴自动驾驶强强联合,推出全球首款具备全球适应能力的前装量产L4高度自动驾驶车。广汽方面承诺,广汽将为未来L4车型的自动驾驶安全担责兜底。据悉该车将于年底量产交付,明年实现规模化运营,2027年将推出面向个人用户的L4车型。
另外,4月22日,华为在上海举办了一场智能技术大会。会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门的首席执行官靳玉志宣布,正式推出华为乾崑ADS 4 L3级别的高速商用解决方案。此前4月19日,在阿维塔06车型的上市发布会上,阿维塔科技董事长朱华荣透露,阿维塔将率先采用华为的L3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万亿国债明日启动发行、工程机械景气有望持续
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将通过基建投资扩张、设备更新强制替代等路径,为工程机械行业创造结构化增长机遇。
具体来看,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与4.4万亿元专项债形成资金合力,重点投向重大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等“两重两新”领域,直接拉动土方机械需求。2025年1-2月国内挖掘机和装载机销量已分别增长51.4%、26.2%,印证基建项目的设备需求持续释放。轨道交通、水利工程等重大项目加速推进,将进一步拓宽工程机械应用场景。
此外,2000亿元国债资金专项支持设备更新,要求设备国产化率不低于80%,工业领域生产设备占比超80%。这将推动工程机械行业淘汰低效设备,加速智能化、绿色化装备的迭代更新,预计带动超7000亿元社会资本投入。
近期“央视财经挖掘机指数”显示,一季度,全国工程机械平均开工率为44.67%,同比上涨了1.62%,为实现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和完成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可以预期后续随着政策的托底效应,设备利用率有望回升,工程机械行业需求有望得到边际修复。
国家级制造业创新指数稳步提升、看好高端机床
近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制造业创新指数报告(2024)》显示:2013年至2023年,我国国家级制造业创新指数稳步提升,年均增速达到11.6%。报告同时指出,2013至2023年,我国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产出指数年均增长12%,创新供给水平逐年提升;2023年创新协同指数年均增速最快,达到19.2%,政产学研协同程度不断提高。
国家级制造业创新指数中的“创新协同”指标年均增速达19.2%,这反映出产学研合作与技术转化效率的提升。机床行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受益于更高效的产业链协同,例如精密测量、智能控制等上游技术的突破可加速高端机床国产化进程。同时,创新指数提升反映核心技术的积累,例如五轴联动数控系统国产化突破打破国外技术封锁。
另外,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后,制造业设备更新需求有望加速释放。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改造项目中,机床作为核心生产设备可享受固定资产投资15%的补贴。部分高端化、智能化技改项目补贴比例可提升至20%-30%,例如首台(套)装备应用可获30%购置补贴。同时,政策要求淘汰超期服役老旧设备,预计2025年机械行业设备更新市场规模将突破1.2万亿元,其中数控机床占比超60%。
主流品种均价同比上涨两成、玻纤龙头受益
根据行业数据,2025年一季度主流玻纤品种缠绕直接纱2400tex的均价同比上涨24%至3732元/吨。供给端产能收缩,下游风电、汽车等领域需求回暖,叠加企业库存去化,形成短期供需错配。4月玻纤价格延续了一季度的回升势头。
2025年玻纤行业呈现显著投资机遇:需求端,新能源(风电、光伏)、汽车轻量化及AI算力驱动的高性能电子纱/布需求加速释放,叠加“以旧换新”政策提振消费电子领域,支撑行业量价弹性。供给端,龙头企业通过产能整合与技术改造优化产品结构,产能利用率提升叠加成本下降,盈利修复确定性增强。当前头部企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行业库存去化明显,叠加政策红利与高端产品国产替代空间,估值修复动力充足。
药企竞速入场、核药成生物医药领域“新引擎”
近日,核药头部远大医药宣布,其与武汉睿迪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杰科(天津)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全球创新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GPN02006在中国的临床研究取得了里程碑式突破。GPN02006作为针对GPC-3靶点的诊断型放射性药物,具有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预计将成为全球首个针对该靶点的HCC诊断类产品。
此前,4月7日,云南白药全资子公司云核医药(天津)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化学1类放射性治疗新药“INR102注射液”正式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3月25日,科伦博收到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批准放射性核素药物SKB107新药临床试验申请的临床试验通知书;更早的1月初,恒瑞医药公告,公司申报的HRS-6768注射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将于近期开展临床试验。
在精准医疗时代浪潮的推动下,核药赛道正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新引擎”,加上越来越多药企入局,全球放射性药物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中国核安全局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国内放射性药物市场规模将达到93亿元,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增加至260亿元。
业内认为,在技术创新与资本助力的双重驱动下,药赛道的蓬勃发展可期。
两项临床试验显示、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安全有效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两项研究分别利用了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和人胚胎干细胞产生的细胞。
据悉,目前干细胞治疗已进入临床转化阶段,在神经疾病(如帕金森病、脊髓损伤)、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修复(心肌梗死)及器官再生(肝硬化、糖尿病)中成效显著。其机制包括多向分化替代损伤细胞、免疫调节及旁分泌修复。间充质干细胞药物获批验证了安全性与疗效。未来技术将朝精准化、标准化发展,进一步拓展至骨骼关节修复、生殖系统及视网膜病变等新兴领域,为复杂疾病提供新策略。
AI政务大模型标准研讨会召开、行业发展迎来新契机
近日,《人工智能 政务大模型系统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34家产学研用单位参与会议。据悉,标准起草组下一步将根据研讨情况,优化完善标准框架内容,统筹标准研制责任分工,确保高质量完成标准编制,并积极推进标准立项工作。
此次《人工智能 政务大模型系统技术要求》标准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在政务大模型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标准的逐步完善和落地实施,有望推动政务大模型技术在更多场景中的高效应用,提升政务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助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同时,这也将为相关技术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云计算产业标准化提速、工信部拟建新一代标准体系框架
近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到2027年,新制定云计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项以上,不断健全引领云计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标准体系。开展标准宣贯和实施推广的企业超过1000家,以标准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成效更加凸显。加快云计算领域国际标准供给,进一步提升标准国际影响力。
国金证券表示,短期来看,美国关税政策对计算机公司基本面影响较小,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板块有望受益。基本面角度看,对于板块总体的业绩端影响较小。考虑到关税落地后,国内可能继续出台稳增长的政策,对于以国内需求为主的计算机板块影响正面。受益的角度看,对等制裁背景下,预计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迫切度提升,成为市场关注点,包括信创、华为产业链、工业软件、军工信息化等在内的方向受到追捧。
兴业证券表示,随着国内科技产业成长性信心提振,以及AI对云计算产业各环节的赋能及需求拉动,此前云计算海外映射的估值逻辑正全面修复。考虑到中美科技股的此前的背离,国内云计算龙头的估值修复有望持续发酵。
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成果将揭晓 相关企业迎机遇
国新办将于4月24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2024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此次新闻发布会将重点介绍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当前,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2024年,我国在知识产权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截至2024年底,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随着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相关企业有望受到更多关注。
多家企业出货量同比增加、风电进入高景气周期
2025年,风电行业旺季来得比往年更早一些,行业内多家企业出货量同比增加,业绩增长。时代新材表示今年由于市场对风机叶片需求旺盛,公司全年都处在比较紧张的交付状态。在今年1-3月,其已与国内多家风电主机厂签订叶片销售合同,总金额达19.8亿元,相比于去年一季度的13.2亿元同比增长50%。此前大金重工公告显示,公司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41亿元,同比增长146.36%;净利润2.31亿元,同比增长335.91%。金雷股份则预计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70.96%至91.47%。
从国内市场来看,2024年风电招标量的爆发为2025年装机量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陆上风电项目施工建设周期一般为一到两年左右,在不考虑特殊因素的情况下,2025年将迎来风电项目的密集交付期。与此同时,海外市场的增长动力同样强劲。在欧洲,英国、德国等计划在未来几年大幅增加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在中东,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家正在大力推进风电项目建设。
重大投资
维信诺:拟约50亿元投资设立昆山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项目
维信诺(002387)4月23日晚间公告,公司与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昆山管委会”)就在昆山开发区投资设立昆山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项目,拟签署《昆山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项目合作协议》,项目投资总额预计约50亿元。项目为国内领先高配柔性AMOLED技术开发平台,主要开展三项业务:1.前沿显示技术开发,包括材料和装备国产化验证、前沿显示底层关键技术研发等;2.基于相关研发项目进行相关产品交付,包括XR产品和X-ray产品等;3.泛半导体技术研究孵化,包括钙钛矿项目和玻璃载板项目等。
重大中标
四维图新:与航盛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四维图新(002405)4月23日晚间公告,公司近日与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盛”)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双方将结合航盛在汽车电子软硬件设计及生产制造的技术实力以及四维图新在汽车智能化技术的领先优势,在智能汽车方面开展全面业务合作。四维图新同日公告,公司近日与深圳卓驭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卓驭科技”)签署《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在面向主机厂的辅助驾驶业务领域约定整体合作框架与首期合作项目。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和特点,推进辅助驾驶业务合作,拓展在汽车领域的发展空间,共同推动智能汽车行业的发展。
中电环保:签署6398.28万元锅炉补给水处理一体化改造EPC总承包工程合同
中电环保(300172)4月23日晚间公告,公司与江苏常熟发电有限公司签署了锅炉补给水处理一体化改造EPC总承包工程合同,合同总金额为6398.28万元(含税),本次项目合同金额约占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总额的7.64%。
岳阳林纸:全资子公司诚通碳汇中标林业碳汇合作开发项目
岳阳林纸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诚通碳汇经营管理(湖南)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诚通碳汇”)2025年4月22日收到《关于百色市乐业县林业碳汇合作开发项目招商结果的函》,成为该项目招商中选单位。如以上项目合同签订并顺利实施,将对公司实施项目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大股东增减持
百奥泰:新余启恒拟减持不超2%公司股份
百奥泰(688177)4月23日晚间公告,股东新余市启恒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新余启恒”)因投资项目退出及资金安排需要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828.1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不超过2%。
辽宁能源:深圳祥隆拟减持公司不超3%股份
辽宁能源(600758)4月23日晚间公告,持股8.61%的股东深圳市祥隆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深圳祥隆”)拟于十五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时间内,以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过3966.05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3%)。
恒兴新材:股东拟合计减持公司不超3%股份
恒兴新材(603276)4月23日晚间公告,股东上海金浦国调并购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金浦国调”)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州苏商联合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苏商投资”)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及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622.95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00%。
菱电电控:股东拟减持公司不超1.131%股份
菱电电控(688667)4月23日晚间公告,持股1.13%的股东谭纯计划以大宗交易或竞价交易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58.58万股,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131%。
桐昆股份:股东磊鑫实业拟增持2.5亿元—5亿元公司股份
桐昆股份(601233)4月23日晚间公告,持股5%以上的股东浙江磊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磊鑫实业”)拟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年内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A股股份,增持总金额不低于2.5亿元,不超过5亿元。本次增持不设定价格区间。本次增持股份的资金来源为磊鑫实业自有资金和农行桐乡支行提供的专项贷款资金。农行桐乡支行同意为磊鑫实业增持公司股票提供不超过4.5亿元的增持贷款。
股东回购
杰瑞股份:拟1.5亿元—2.5亿元回购公司股份
杰瑞股份公告,根据董事长提议,公司拟1.5亿元—2.5亿元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49元/股,本次回购的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者员工持股计划。公司已取得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分行出具的《贷款承诺书》,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分行承诺为公司提供不超过2.25亿元额度的股票回购专项贷款,贷款期限36个月。
巨星农牧:拟5000万元—1亿元回购股份
巨星农牧公告,公司拟以5000万元—1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回购价格不高于28元/股。
金冠电气:拟2500万元—5000万元回购股份
金冠电气(688517)4月23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以2500万元—5000万元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价格不超过20.76元/股。
龙佰集团:董事长提议以3亿元—5亿元回购股份
龙佰集团(002601)4月23日晚间公告,公司董事长和奔流提议公司以3亿元—5亿元回购股份,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其它公告
金种子酒:转让金太阳药业92%股权获阜阳市国资委同意批复
金种子酒公告,公司于近期收到阜阳市国资委批复,阜阳市国资委原则同意公司公开转让控股子公司安徽金太阳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简称“金太阳药业”)92%股权。
复星医药:高级副总裁李东久辞任
复星医药公告,公司董事会收到李东久的书面辞职函。因到龄退休,李东久向董事会申请辞去高级副总裁职务。
国电电力:一季度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1002.17亿千瓦时
国电电力(600795)4月23日晚间公告,2025年1—3月,公司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1002.17亿千瓦时,上网电量949.35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5.67%和5.72%;按照可比口径(剔除去年一季度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影响),较上年分别下降4.36%和4.42%;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占上网电量的92.15%;平均上网电价425.41元/千千瓦时。
易成新能:拟收购储能公司80%股权并对其增资
易成新能(300080)4月23日晚间公告,公司拟收购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所持有的河南平煤神马储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储能公司”)80%股权,收购完成后,由储能公司股东各方对其同比例增资1.25亿元,其中,公司增资1亿元,本次股权收购并增资完成后,储能公司注册资本由3000万元增至1.55亿元,公司持有储能公司80%股权,储能公司成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本次收购储能公司80%股权的价格为3549.7万元。本次收购的储能公司主要生产、销售智能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实现长时储能与短时储能的搭配,有利于做强做大公司主业。
炬光科技:某欧洲知名汽车Tier1客户AG公司原定车型的零部件项目取消
炬光科技(688167)4月23日晚间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某欧洲知名汽车Tier1客户AG公司通知,其某终端客户因战略规划调整,决定取消原定上车车型的激光雷达功能配置,进而导致原定车型的零部件项目取消。终端客户明确表示,此取消决定系基于该终端客户自身战略规划调整,与AG公司及其供应商无关。上述取消的定点项目原计划量产时间为2027年,原预计项目生命周期内需求量约15万套,目前仍处于开发验证阶段。
中欣氟材:已布局有DFBP产能5000吨/年 产品已经通过部分客户认证并开始使用
中欣氟材(002915)4月23日晚间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公司发现近期公开传媒报道了公司涉及“聚醚醚酮(以下简称”PEEK“)概念板块”的相关内容。4,4-二氟二苯酮(以下简称“DFBP”)为PEEK的关键原料,公司锚定高性能轻量化材料需求,已布局有DFBP产能5000吨/年,目前DFBP产品已经通过部分客户认证并开始使用,另有部分客户尚在对产品进行测试中,未来具体生产及销售情况受到下游市场需求趋势、定价及质量等多重因素影响,对于公司后续年度业绩的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除前述事项外,公司未发现近期公共传媒报道了可能或已经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未公开重大信息。
*ST吉药: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ST吉药(300108)4月23日晚间公告,截至2025年4月23日,公司连续二十个交易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公司股票将自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开市起停牌。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而被深交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的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英力股份:拟购买优特利77.9385%股份 股票明起复牌
英力股份(300956)4月23日晚间公告,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优特利77.9385%股份,同时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发行价格确定为17.9863元/股。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开市起复牌。本次交易有助于公司在笔记本电脑领域拓宽产品类别,提高单机供应价值,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也有助于公司提升在储能领域的关键技术能力,进一步提升相关产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