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池行业规模最大的会展活动,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博览会(CIBF2025)将于5月15日至17日在深圳举办。在展会官方公布的主会场议程中,多个演讲都与固态电池有关,且研讨会还专门设有固态电池分会场。 此外,国轩高科将于5月16-17日在合肥举行国轩高科2025全球科技大会,会上将发布发布全新高安全固态电池。负极材料厂商贝特瑞也将在5月13日召开主题为“未来能量引擎”的发布会,将会有固态电池新品。固态电池概念持续活跃。 固态电池包括半固态电池和全固态电池。但因半固态电池中仍保留有部分液态电解质,在应对热滥用、机械滥用、电滥用等苛刻测试条件下,安全性能指标提升幅度有限,属于是从液态电池向全固态电池过渡的中间产品,仍无法满足市场及消费者对于锂电池极高安全性能的预期。为了追求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高的安全性以及更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全固态电池将是固态电池领域终极发展目标。 此膜非彼膜锂电池自从诞生以来,一直都包含四大必不可缺的部件,包括正极,负极,隔膜以及电解液(或电解质)。其中正负极材料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载体,电解液用来实现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传输,隔膜在中间来防止正负极直接接触导致短路,这几部分也被认为是任何电池都必须具备的核心部件。全固态电池的发展目标是用固态电解质完全取代隔膜及电解液两种核心部件。隔膜虽然被取消,但实际上取消的是传统的PP/PE(聚丙烯/聚乙烯)隔膜,固态电解质膜取而代之,是全固态电池独有结构,主体为固体电解质。固体电解质的成膜工艺是全固态电池制造的核心。不同的工艺会影响固体电解质膜的厚度和离子电导率,固体电解质膜过厚会降低全固态电池的质量能量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同时也会提高电池的内阻;固体电解质膜过薄机械性能会变差,有可能引起短路。基于电解质体系的不同进行分类,全固态电池可以分为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和卤化物四个发展方向,中国四个方向均有企业或研究所涉猎。但不论何种方向,均需要根据对全固态电池的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成膜工艺,得到所需厚度和离子电导率的固体电解质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