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我国煤炭价格的定价机制受市场和政策影响。根据我国煤炭价格发展历史,可以将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划分为四个阶段,即1953~1984年的完全计划经济定价阶段、1985~2012年的价格双轨制阶段、2013~2016年的完全市场化阶段和2017年至今的“锁定基础价+浮动价”的中长协与市场价并行的价格双轨制阶段。
价格双轨制等形式的价格管制对煤炭价格的影响偏短期,中长期仍为供需决定价格。结合历史上的价格政策和煤炭价格的走势看,价格双轨制以及对市场煤的价格管制,对短期市场价格波动产生一定影响,但对中长期趋势影响有限(2003~2008年、2016~2018年),煤炭价格的最终走势仍然决于供需。
历史证明价格双轨制存在诸多弊端。通过梳理过往价格双轨制对行业和煤炭价格的影响可以看出,双轨制容易滋生行业乱象,导致价格信号失灵、投资匮乏和供给释放乏力,并加剧市场煤炭价格的波动。国务院曾在2013年《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取消重点合同,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要求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自主协商确定价格。
当前煤炭板块预期差强,业绩增长确定性高,估值修复空间大,维持行业“看好”评级。历年实施中长协制度以来,煤价中枢在供需缺口持续扩大的背景下不断上移。在煤价持续高位且中枢不断上扬背景下,板块业绩增长确定性高,估值却错杀处在了历史底部,修复空间较大。在业绩超预期和估值提升下,煤炭板块迎来历史性投资机会,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对此,本人以国内证券大数据数据资料全库信息做如下产业链分析:
首先关注煤炭开采方面陕西煤业、中煤能源、宝泰隆、西山煤电、平庄能源、冀中能源、兰花科创、兖州煤业、山煤国际、开滦股份、大同煤业、平煤股份、路安环能、中煤能源、鄂尔多斯、苏能煤业 ;
其次关注煤炭洗选方面的恒源煤电、宝泰隆、盘江股份、西山煤电、新集能源、兖州煤业、上海能源、开滦股份、阳泉煤业、陕西煤业、鄂尔多斯、新奥股份、平煤股份、苏能煤业;
三是关注煤炭炼制方面的宝泰隆;
四是关注煤炭加工方面的平煤股份陕西煤业、盘江股份、兖州煤业、大有能源、开滦股份、山西焦化、西山煤电、苏能煤业;
五是关注煤炭运输方面盘江股份、上海能源、中国神华、兖州煤业股份(HK)、华电国际;
六是关注贸易方面中煤能源、山煤国际、昊华能源、华电国际、鄂尔多斯;
七是煤炭销售方面的陕西煤业、靖远煤电、盘江股份、西山煤电、大有能源、恒源煤电、中国神华、华润电力、中煤能源、兖州煤业、平煤股份、苏能煤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