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先导--2025国内国外政策的多重受益者,打开估值重构
1. 国内政策:2025年4月25日七部门发布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
成都先导的核心技术DNA编码化合物库(DEL)与AI深度融合的"DEL+AI"模式,高度契合政策中"人工智能赋能医药全产业链"的试点方向。其独特的"设计-合成-测试-分析"(DMTA)闭环优化系统,结合腾讯AI Lab开发的分子骨架跃迁算法,可加速药物分子筛选效率30%以上。政策明确提出支持医药大模型创新平台建设,成都先导拥有的超1.2万亿DEL分子库及400+项目真实验数据,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稀缺数据资源,这将获得政策倾斜性支持。政策强调"整合医药数据要素价值",成都先导积累的53类靶点数据(包括非结构化生物活性数据)具有不可替代性。其与Cambridge Molecular合作的DeepDELve 2深度学习系统
2. 国外政策:2025年4月11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外宣称将逐步取代动物测试要求,鼓励AI毒性测试、PDX实验和类器官实验
成都先导的靶向蛋白降解(TPD)平台与类器官技术的结合,可精准模拟人体器官反应:
A.已开展心脏类器官毒性预测研究,准确率达85%,与FDA推广的"基于人体器官模型的实验室测试"高度匹配。
B. 在FDA试点优先的单抗药物领域,其技术可替代传统灵长类动物试验,降低单抗开发成本(传统单抗研发需144只猴子,成本超720万美元)
3. 外延并购整合趋势今年开启,2025年3月31日,成都先导发布公告拟收购34亿估值的海纳医药,成都先导目前仅56亿市值
海纳医药2022年最后一轮融资估值为15.8亿元,IPO申报时估值约34亿元,成都先导在早期药物发现(DEL技术平台)具备优势,海纳医药则擅长药学开发、临床试验申报等中下游环节。整合后将形成覆盖"药物发现-药学研究-临床试验-商业化生产"的CRDMO全链条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