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卡煤价差收窄至“零优势区间”
截至2025年5月15日,俄罗斯5500大卡动力煤到岸价报654元/吨,而国内北港同热值煤运至华南的到岸价为657元/吨,价差仅3元/吨,进口价格优势基本消失10。印尼5500大卡煤到岸价跌至668-675元/吨,较国内现货(649元/吨)已出现19-26元/吨倒挂26。
低卡煤仍具微弱优势
印尼3800大卡煤到岸中标价435-445元/吨,国内同热值煤到华南价为437.5元/吨,价差收窄至0.5-2.5元/吨,进口吸引力大幅下降108。
华南电厂转向内贸煤:北方港口5500大卡煤现货价649元/吨,江内港口700元/吨,而进口煤到华南港口的综合成本(含运费)已接近或略高于内贸煤,导致华南电厂逐步减少进口采购14。
新疆煤外运成本压制:哈密至秦皇岛铁路运费高达550元/吨,新疆煤竞争力弱,进口煤成为沿海地区补充供应的主要选择5。
当前国内外价差倒挂幅度超过12%的套利安全边际,进口贸易商普遍亏损,印尼低卡煤倒挂30-40元/吨,澳洲高灰煤因价格劣势出货停滞310。仅俄罗斯煤因地缘政治因素维持部分低价出口,但运力限制导致增量有限2。
煤价中枢下移: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从年初769元/吨跌至634元/吨,跌幅达17.6%,火电企业燃料成本占比从70%降至60%以下69。
长协煤覆盖率提升:2025年长协履约率提升至100%,锁定低价燃料供应,以华能国际为例,燃料成本每降10%,净利润可增厚15%16。
极端天气催化:2025年夏季全国多地气温突破40℃,空调负荷占比超40%,中电联预测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6%至9.15万亿千瓦时,火电作为调峰主力发电量占比仍达67.77%69。
非电行业用电复苏:电解铝、钢铁西迁带动西南地区工业用电增长,跨区输电通道利用率达91%,区域电力缺口需火电填补36。
电价机制优化:电力现货市场推进,火电通过调峰辅助服务获取额外收益,灵活性改造机组收益提升30%6。
保供政策加码:国家能源局要求迎峰度夏前投产1700万千瓦支撑性电源,火电审批加速69。
区域需求弹性:四川夏季高温叠加水电波动,火电调峰需求刚性,公司燃煤机组利用率有望提升至80%以上。
成本控制:依托成昆铁路运输新疆低价煤,到厂成本较沿海电厂低15%5。
湖南电力缺口支撑:2025年湖南最高用电负荷预计增长8%,公司火电装机占比超70%,受益于省内缺电局面。
长协煤锁定:与陕煤集团签订年度长协,覆盖率超90%,燃料成本波动风险可控6。
煤电一体化优势:背靠晋能控股集团,坑口电厂煤炭到厂价较市场价低20%,毛利率领先行业。
新能源协同:规划2025年风光装机占比提升至30%,平滑煤价波动影响39。
风险因素:进口政策突变(如俄罗斯出口限制)、新能源超预期替代(光伏装机或超200GW)、库存去化不及预期36。
操作策略:短期博弈夏季用电高峰驱动的火电板块反弹,中长期关注煤电一体化及灵活性改造领先企业,重点关注西昌电力(600505)、华银电力(600744)的区域弹性,晋控电力(000767)的成本优势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