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政务与“浙里办”的融合:政务服务智能化的浙江实践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浙江省通过“浙里办”这一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政务服务的深度融合,打造了全国领先的“AI+政务”新模式。这种组合不仅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更以智能化和精准化为核心,重塑了企业与群众的办事体验。以下从技术基础、应用场景、成效与未来方向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一、技术基础:大模型赋能“浙里办”智能升级浙江省的AI政务实践以先进的大模型技术为支撑,例如:1. DeepSeek与“崇小智” 崇福镇政务服务中心的“崇小智”机器人接入DeepSeek大模型,通过自然语言处理与知识库结合,实现灵活就业参保登记等高频事项的智能导办。群众通过“浙里办”APP即可完成线上操作,减少窗口排队时间。2. 通义千问与“西小服” 西湖区依托阿里云“通义千问”大模型开发的“西小服”AI专员,整合了全区17.6万家企业的数据标签,精准匹配政策并实现诉求的智能流转。通过“浙里办”入口,企业可实时获取政策推送、在线申报及进度查询服务。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浙里办”从单一办事平台升级为具备“智能问答”“主动服务”能力的综合性枢纽,覆盖从咨询到办结的全流程。二、应用场景:覆盖民生与企业的多元需求1. 企业服务:从“政策匹配”到“诉求闭环” - 政策精准推送:西湖区通过“西小服”将省市区三级政策细化为690项条件,与企业标签自动匹配,实现惠企政策“一键直达”。例如,企业申请楼宇资助时,系统可自动筛选适用条款并引导申报。 - 诉求智能分派:企业提交需求后,AI可0.01秒内拆解任务并分派至相关部门,如紫金港科技城某企业的融资需求被快速对接至金融机构,解决效率提升50%以上。2. 民生服务:全天候智能导办 - 高频事项办理:绍兴市AI数字人“绍小金”通过“浙里办”提供公积金缴存、提取等29项业务的7×24小时咨询,用户可直接跳转至办事入口,实现“边聊边办”。 - 复杂问题协同处理:瓯海区“易公开”系统利用AI派件功能,将跨部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分派至多单位同步处理,缩短办理时间50%以上。三、成效与未来方向:从“能办”到“智办”的跨越1. 当前成效 - 效率提升:西湖区政策兑现平均用时缩短至15分钟,日均服务超200人次;绍兴市公积金AI客服处理高频咨询200余项,覆盖率超90%。 - 体验优化:AI通过多轮对话、拟人化交互(如“西小服”的卡通形象与语气词设计)增强用户亲和力,减少传统窗口压力。2. 未来展望 - 场景扩展:探索AI在智慧医疗、交通治理等领域的延伸,如丰台区“丰小政”计划引入虚拟数字人,支持方言交互与个性化服务。 - 数据驱动决策:利用AI分析企业诉求共性,优化政策制定。例如西湖区通过平台数据生成营商环境分析报告,为改革提供依据。 - 技术迭代:通过“用户反馈—语义分析—模型迭代”闭环机制,持续优化大模型的知识库与响应精准度。AI政务与“浙里办”的深度融合,标志着浙江省政务服务从“标准化”向“智能化”“精准化”的转型。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传统政务服务的效率瓶颈,更通过技术赋能构建了“整体政府”服务生态。未来,随着大模型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与跨领域场景的拓展,“浙里办”或将成为全国“AI+政务”的创新标杆,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浙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