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国c会核准相关核电项目,总投资规模约2000亿元:
(1)具体项目:广西防城港三期、广东台山二期、浙江三门三期、山东海阳三期、福建霞浦一期;共计5个工程、10台机组。
(2)核心技术:10台机组均为自主三代核电技术,8台采用华龙一号,2台采用CAP1000。
(3)核电常态化批复:自2022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四年,每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电机组。
核能是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时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包括裂变能、聚变能两种。
核电是利用核反应堆中的核燃料,发生核裂变反应释放能量,通过蒸汽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的技术。
核电作为技术成熟的清洁能源,具备经济性高、低碳环保、稳定供能等优势。
3.1 时间线
(1)审慎发展期(1981年-2022年):相关核电厂事故造成影响。
2013-2023年,全球主要能源发电量增速:光伏(28.6%)、风电(13.8%)、化石燃料(1.3%)、水电(1.1%)、核电(0.9%)。
(2)重启期 (2023以来):受益于AI催生的能源需求。
据相关预测,2023-2035年全球核电装机容量的复合年增长率8.4%,到2035年核电占比提升至10%。
3.2 核电占比
核电发电量占比:法国(65%)、美国(18%)、俄罗斯(18%)、加拿大(13%)、英国(13%)、日本(8%)、中国(5%)。
3.3 国内情况
国内当前发电结构:火电69%、风电11%、水电11%、核电5%。
国内核电站集中于沿海地区(广东、浙江、福建、山东等),在运、在建及核准机组合计102台、总装机1.13亿千瓦,总规模居全球第一。
4.1 上游:核燃料
核燃料产业链包括铀矿开采与加工、铀浓缩、核燃料组件制造;国内核燃料产业由中核集团(CNNC)独家供应。
4.2 中游:核电设备制造
核岛设备、常规岛设备、BOP(辅助设备)成本占比为64%、21%、15%。
(1)核岛主设备: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泵、稳压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等。
核心设备主要由四大核电设备制造集团供应:上海电气、东方电气、中国一重、哈尔滨电气。
零部件厂商众多:中广核技(电子加速器)、中核科技(阀门)、融发核电(反应堆主管道)、江苏神通(阀门)、久立特材(翅片换热管)。
(2)常规岛设备:汽轮机、发电机、除氧器、凝气机、汽水分离再热器、高低压加热器、水泵、主变压器、冷却塔等。
4.3 下游:核电站建设及运营
(1)建设
核电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约60个月)、安全要求高、施工技术复杂、成本规模大等特点。
核电工程总承包:中国核建(承建国内90%以上的核电机组)。
(2)运营
具有核电运营牌照的头部企业:中国广核(在运机组28台)、中国核电(在运机组25台)、国家电投(核电资产注入:电投产融)、华能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