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后炮说说普元的业绩变化,之前普元上修24年年报业绩就感觉一季报可能不会太好,调增到一季报不好吗?但选择了相信~~看完年报和一季报,谈谈个人的看法,其一,24年的年报,显示4季度单季度扣非,利润都是历史最好,而且是建立在公司主动裁人砍掉低效(毛利22%)的定制化应用软件开发业务和中间件业务,去年这两块的营收少了7500万左右,其中应用定制软件下滑63.88%到4000万,少了7000来万,中间件体量本来就小,少了24.8%左右,130来万的营收,即使在少了这么多的营收的情况下,公司依然去年取得了接近4.2亿的营收,下滑了6000万,意味着其他业务依然增长的,而且利润达到了历史最好,所以公司聚焦高毛利率55%的业务,主动裁人砍掉累赘的定制应用软件22%毛利率的业务,我个人认为没毛病,Ai时代下就得顺应时代,而且也明显AI赋能下定制应用软件的必要性显得累赘了,欢迎懂的兄弟反驳,当然壮士断腕肯定会有阵痛,那么这个阵痛就体现在了今年一季报上,营收下滑了2200万,如果不细揪这2200万营收的分类的话,那自然会觉得差一点意思了,而且就算不细揪,这2200万的营收很多吗????细揪的话,虽然一季报没法看具体的细分营收,但我更倾向于少的是2200万甚至4000万的定制化应用软件业务,这道理比较好理解,这方面的人都裁完了,一个应用软件对应一个项目团队,人都没了,肯定也就没这块的营收了,或许公司已经彻底主动甩掉这块的低效业务了,或许这块的业务少了4000万呢,那么其他的营收还同比去年增加了1800万呢,当然这个概率不是很大,但净利润亏损收窄是事实,所以放到全年看的话,定制应用软件的业务全年撑死影响4000万的营收,可以看做是一次性的,又不是持续的影响,而且从公司的人员变动看,大概率是从去年上半年就已经在裁人砍定制应用软件的业务了,所以我认为这块的业务对公司的影响或许只有一季度,最多到二季度,撑死就是去年的4000万营收全不要。。。但优化了人力结构,省出来的人员成本营业成本的费用差不多抵得上800万的毛利吧,欢迎兄弟们反驳,所以这里大胆预言,或许现在,最多到二季度,将会是普元的最低谷,之后只会是涅槃重生困境反转,最后做股票嘛,就是看预期看未来,此前openai30亿美元收购Ai编程公司的传闻就看什么时候落地了,至少说明头部公司重视起Ai编程这块了,我个人浅显的认知,Ai编程的发展才能催生出来更多的Ai应用软件啊游戏啊等等各种应用的百花齐放,包括mcp协议的串通,都是未来,还有关税这事,一时半会不会结束的,第二阶段进行中,国产替代是一定的,而信创这块一则有化债后的投资预期,二则不受关税啊出口影响,就先这样吧,总结下,软件行业本来就有季节性,大头在四季度,本来一季度也不能说明什么,尤其还是主动砍的低效定制业务影响的一季度,更是意义不大,就凭普元回购注销这一点,甩A股99%的上市公司,我还是坚信未来可期,相信今年的营收利润大概率会比去年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