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大降,汽车及零部件出口迎来历史性机遇
5 月 12 日,中美发布经贸联合声明,双方同步调整关税政策,其中美国暂停对中国商品加征的 24% 关税(保留 10%),并取消 91% 的叠加关税;中国同步取消对美反制关税的 91%,暂停 24% 的关税。这一 “断崖式” 关税调整直接利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综合降幅超 100% 的政策红利,为行业注入强心剂。
此前美国对关键汽车零部件加征 25% 关税(5 月 3 日生效),叠加其他关税后实际税率高达 50%-70%。此次协议将汽车零部件综合税率从极端高位(如 125%)降至 10%,单柜关税成本下降超 68%(以某服饰外贸商为例,单柜成本从 12 万美元降至 3.8 万美元)。2024 年中国对美零部件出口额达 171.5 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 15.6%,关税下降将直接提升企业利润空间。
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额达 261.8 亿美元,同比增长 4.5%;3 月单月出口 94.5 亿美元,环比增长 42.5%,其中新能源零部件(电机、电控等)贡献超 40% 增量。宁德时代等企业的电池模组出口量同比增长 14 倍,动力电池成本较进口方案降低 30%,推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动系统、悬挂系统出口国(占全球份额 42.6%)。
- 高弹性赛道:智能驾驶(传感器、激光雷达)、轻量化材料(高强度钢、碳纤维)、800V 高压快充模块等技术密集型产品需求激增,国内企业如均胜电子(智能座舱)、腾龙股份(热管理系统)已通过海外建厂(墨西哥、德国)实现产能本地化。
- 供应链重构:美国《美墨加协定》要求 75% 零部件原产地规则,倒逼企业在墨西哥、波兰建立前置仓,缩短海运时间至 7 天,规避政策风险。
- 潜在风险:关税政策仍存在不确定性(如 24% 关税仅暂停 90 天),且美国保留 10% 基础关税;企业需警惕汇率波动及欧美技术壁垒升级。
公司名称 | 核心产品及技术亮点 | 出口美国逻辑及政策适配性 | 风险提示 |
---|
万向钱潮 | 1. 全球最大传动轴供应商,覆盖燃油车 / 新能源车全品类 2. 并购美国 WAC 公司(墨西哥基地),实现 “零关税” 出口 3. 新能源零部件(EMB 电子机械制动、空气弹簧)突破特斯拉、宝马供应链34 | 1. 关税豁免:墨西哥工厂生产的零部件通过 USMCA 规则免关税进入美国,成本较中国本土降低 30% 2. 客户绑定:WAC 原有福特、通用订单平移,叠加特斯拉、宝马新增需求,2024 年对美出口额同比增长 46% 3. 产能弹性:全球布局(美国、波兰、泰国)可灵活调配资源,规避地缘风险 | 1. 墨西哥工厂产能爬坡不及预期 2. 新能源技术迭代风险 |
襄阳轴承 | 1. 商用车轴承市占率国内第一,乘用车轴承出口占比 35% 2. 等速万向节产品通过天胜集团渠道进入美国售后市场 | 1. 渠道优势:天胜集团(美资背景)为美国车桥、辉门等一级供应商,带动襄阳轴承进入通用、福特二级供应链 2. 成本优势:国内生产成本较墨西哥低 15%,叠加关税下降后利润率提升至 18% 3. 政策适配:通过 USMCA 规则在墨西哥设立中转仓,缩短交付周期至 7 天 | 1. 美国本土产能不足 2. 海外品牌认知度较低 |
东风科技 | 1. 商用车热管理系统市占率超 40%,新能源电驱动系统配套岚图、猛士 2. 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获中汽研 “信息安全” 认证 | 1. 间接出口:通过母公司东风汽车整车出口美国(如 CR-V 混动),零部件随整车进入北美市场 2. 技术合作:与康明斯联合开发氢燃料电池系统,借道美国车企供应链 3. 本土化布局:墨西哥办事处推动商用车零部件直接出口,2024 年对美销售额突破 2 亿美元 | 1. 整车出口依赖母公司 2. 技术壁垒不足 |
万安科技 | 1. 气压制动系统全球市占率 12%,电控制动系统(EBS)配套比亚迪、理想 2. 匈牙利研发中心实现 EMB 电子机械制动技术本土化生产 | 1. 产品适配:商用车制动系统符合美国 FMVSS 121 标准,2024 年对美出口额 1.8 亿美元 2. 关税红利:关税从 25% 降至 10%,单台成本下降约 1200 美元 3. 客户拓展:与特斯拉就 Cybertruck 制动系统进入样件测试阶段 | 1. 特斯拉订单不确定性 2. 汇率波动风险 |
丰茂股份 | 1. 汽车传动带国内市占率 28%,新能源密封件适配 800V 高压平台 2. 光刻机密封圈研发突破,进入 ASML 二级供应商体系 | 1. 产品结构:传动带占对美出口 80%,关税下降后毛利率提升 5 个百分点 2. 技术协同:新能源密封件借道宁德时代、比亚迪进入美国电池厂供应链 3. 产能储备:泰国基地 2025 年投产后,可通过 USMCA 规则向美国出口低成本零部件 | 1. 光刻机项目研发进度滞后 2. 美国技术封锁风险 |
远东传动 | 1. 非等速传动轴全球市占率 18%,军工级产品适配百吨自卸车 2. 墨西哥工厂二期 2025 年底投产,规划产能 360 万只 | 1. 客户优势:直接供应美驰、卡特彼勒,美国市场占比超 40% 2. 成本控制:墨西哥工厂生产的传动轴较中国出口成本降低 22%,关税豁免后竞争力显著提升 3. 政策规避:通过 USMCA 规则实现 “墨西哥制造” 标签,规避美国本土含量限制 | 1. 墨西哥工厂建设延期 2. 原材料价格波动 |
三联锻造 | 1. 铝合金锻件轻量化技术领先,特斯拉 Model Y 前纵梁独家供应商 2. 墨西哥工厂 2026 年投产,规划产能 200 万件 | 1. 技术壁垒:铝合金锻件精度达 ±0.1mm,满足特斯拉严苛标准 2. 关税策略:墨西哥工厂投产后,可通过 USMCA 规则实现 “零关税” 出口,预计 2026 年对美销售额突破 3 亿美元 3. 产能弹性:国内基地保留 30% 产能,应对美国政策变化 | 1. 墨西哥项目审批风险 2. 特斯拉订单依赖度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