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研

航运核心个股梳理

1、2025年5月13日,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涨超10%,报1523.8点

2、2024年4月9日,中远海运官网称,自2024年5月15日起调升美线GRI


一、航运价格上涨的驱动因素分析


1. 供需失衡与贸易复苏

需求端:中美经贸关系缓和(2025年5月临时关税削减协议达成)刺激贸易订单复苏,尤其是年底购物旺季前的补库存需求激增,推动美线、欧线运力需求反弹。

供给端:船舶运力短期调配不足,红海局势紧张导致航线绕行好望角(增加30%航程),叠加港口拥堵与劳动力短缺,进一步加剧运力紧张。

2. 船公司定价策略与成本传导

主动提价:中远海运、赫伯罗特等头部船司自2024年起多次上调GRI(一般费率)及FAK费率(如美线20英尺箱上调1600美元),并通过抱团涨价策略巩固市场议价权。

成本推动:燃油、船舶维护及地缘风险附加费(如红海危机应急成本)传导至运价,2024年航运公司运营成本同比增约10%。

3. 地缘政治与供应链扰动
红海危机:胡塞武装袭击迫使船舶绕行,推高现货运价至危机前3倍(达4500美元/40英尺箱),同时延长交货周期,加剧运力短缺。

贸易政策波动: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引发提前备货潮,例如2024年8月部分商品关税上调预期促使中国出口商抢运,进一步推升短期需求。


二、盛航股份的核心竞争优势

1. 行业壁垒与市场地位

高准入壁垒:沿海危化品运输需经交通部运力审批,行业年均净增运力仅1-2艘,供需长期紧平衡,头部企业毛利稳定在30%以上。

头部企业扩张:盛航通过持续购船(2022年30艘→2025年50艘),运输量市占率从9.6%提升至15%,稳居行业前五,受益于监管“扶优扶强”政策。

2. 规模化运营与网络覆盖

运输网络:覆盖国内25个沿海港口及长江、珠江流域,形成“沿海+内河”双轴网络,并拓展东南亚、印度等国际航线,满足化工企业多区域运输需求。


成本控制:通过船舶高效调度与航线优化,空载率低于行业平均,2023年营收达12.61亿元,同比增速超行业均值。

3. 技术创新与安全壁垒

数字化管理:自主研发船舶安全运输数字平台(如北斗终端、AI行为分析仪),拥有58项软件著作权及11项发明专利,实现运输全流程监控,事故率行业最低。


高附加值服务:提供危化品仓储、报关等供应链一体化服务,深度绑定大型化工客户(如中石化、万华化学),提升客户粘性与议价能力。

三、总结

航运价格上涨是供需错配、地缘风险与船司策略共振的结果,而盛航股份凭借行业壁垒、规模优势及技术护城河,在危化品细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集约化趋势与政策红利。

 

 

资讯解析

行业:
航运
标的:
中远海运 盛航股份
标签:
航运价格 供需失衡 地缘政治 盛航股份 中远海运 交通运输 航运价格上涨 地缘政治风险 供应链扰动 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上涨 中远海运调升美线GRI
摘要:
2025年5月13日,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主力合约涨超10%,报1523.8点;2024年4月9日,中远海运官网称自2024年5月15日起调升美线GRI。航运价格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供需失衡、贸易复苏、船公司定价策略、地缘政治风险等。盛航股份凭借行业壁垒、规模优势及技术护城河,在危化品细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多方:
航运价格上涨将利好航运公司,尤其是头部企业如中远海运和盛航股份,因其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盛航股份在危化品运输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技术优势将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空方:
航运价格上涨可能受到地缘政治风险的不确定性影响,如红海局势持续紧张或贸易政策波动可能对航运需求造成冲击。此外,航运行业的高成本压力可能侵蚀部分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