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研

外骨骼机器人行业分析

什么是外骨骼机器人
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的机械装置,通过融合机械结构、传感器、驱动系统和智能算法,与人体运动系统协同工作,实现增强体能、辅助康复或替代部分肢体功能的目标。其核心设计灵感源自生物外骨骼(如昆虫甲壳),通过外部机械框架提供支撑或动力,帮助用户完成原本难以实现的动作。


外骨骼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1965 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发出全球首台有源外骨骼,其采用液压驱动系统,理论上可举起 1500 磅重物。然而,该样机因运动控制精度低、能耗高、重量达 680 公斤等问题,最终未能投入实际应用。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筑波大学研发混合辅助肢体系列外骨骼,通过肌电信号识别用户动作意图,实现自然步态辅助,主要用于中风患者和老年人的行走训练。
2000 年后,锂电池和电动马达技术的成熟推动外骨骼向轻量化发展。
2014 年,以色列ReWalk Robotics的下肢外骨骼通过美国 FDA 认证,成为首个获准个人使用的医疗外骨骼,患者穿戴后可独立完成站立、行走和爬楼梯。
近年来,材料轻质柔性化、脑机接口及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续航提升等方面成为外骨骼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外骨骼机器人分类
按动力来源,可分为无源外骨骼和有源外骨骼。
无源外骨骼完全依赖机械结构和材料特性提供助力,无需外部能源(如电池、电机)。典型设计包括弹簧、齿轮齿条、弹性绳索等储能装置,通过机械形变释放能量。例如,程天科技的 “易行 EasyGo” 外骨骼通过齿轮齿条模拟肌腱储能,每条腿可抵消约 5 瓶矿泉水的重量(10 牛米助力),穿戴后节省体力约 15%。
有源外骨骼依赖外部能源(如锂电池、液压系统)驱动电机或气动装置,主动提供助力。例如,谷歌与始祖鸟合作的 MO/GO™登山外骨骼内置电动马达,爬坡时可减轻 40% 肌肉负荷,续航 3 小时以上。
此外,也可按结构划分为上肢外骨骼、下肢外骨骼、腰部外骨骼、软体外骨骼等;按驱动形式划分为液压驱动、气压驱动、电机驱动等。

外骨骼机器人上下游产业

 
外骨骼机器人应用
外骨骼机器人的应用主要包括医疗康复场景、工业场景、军事场景、消费运动场景等。
医疗康复:下肢外骨骼通过肌电信号识别患者动作意图,辅助截瘫患者站立行走;上肢外骨骼可模拟日常动作(抓握、抬手),帮助中风患者重建神经肌肉控制能力。
工业:工业外骨骼可助力工人搬运重物,减少肌肉拉伤风险;仓库外骨骼通过分担肩部负荷,使物流工人持续作业时间延长;电力、矿山行业使用外骨骼在高空或复杂地形中搬运设备,降低腰肌劳损概率。
军事:膝关节助力外骨骼可提升士兵在负重行军时的耐力;消防外骨骼可增强救援人员在废墟中搬运重物的能力。
消费运动:减轻老年人群体爬楼梯、徒步时的关节负担;爬山时穿戴外骨骼节省体力。

近期舆情
2025 年,中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正式发布,推动外骨骼在银发经济中的规范化应用。
2025年年4月,程天科技在购物平台上架了一款售价为2500元的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面向个人用户销售。上新短短15秒,几百台就宣告售罄。
2025年5月1日,智元研究院发布国内首款融合AI步态预测与力矩自适应技术的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踏山AsExo-TK1000”,售价9800元(详见:智元研究院自主研发国内首款AI智能助行外骨骼机器人正式发布)。
据央视报道,“五一”假期,黄山、泰山、华山、庐山等多个著名景区,相继引入登山智能辅助产品“外骨骼机器人”,例如泰山景区3个租赁点的100多台设备已累计服务超3000人次,老年游客使用占比达62%。

市场空间
1.外骨骼机器人可对标儿童智能手表,两者均为消费品,前者助力老年群体,后者服务于青少年群体,且中间都有儿女(父母)作为纽带。而且,一老一小的消费群体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攀比心理,即别人有的我家里也得有,这也会推动相关产品在目标客户中快速流行。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亿人。
根据中国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儿童智能手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目前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
假设未来国内60岁及以上群体外骨骼普及率5%,假设每台外骨骼设备6000元,则市场空间为3.1*6000*5%=930亿元。
另外,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骨关节炎的总患病率达15%,保守估计患者超过1亿,这也是潜在的外骨骼需求群体。
2.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告,我国制造业从业人数1亿人,假设外骨骼机器人在制造业领域渗透率为1%,则市场空间为1*6000*1%=60亿。
3.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2016年发布的文章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有6000万人进行登山、攀岩、徒步等户外运动。假设户外运动中外骨骼机器人渗透率为5%,则市场空间为0.6*6000*5%=180亿。
另外,我国有5A级的山岳型景区86家,像泰山、黄山、武夷山等景区在节假日期间单日接待游客数量最高均超7万人次,假设国内山岳型景区日均峰值游客100万人次,外骨骼渗透率10%,则市场空间为0.01*6000*10%=6亿。需要注意的是,景区外骨骼使用率高,折旧磨损会更快,相应地,市场空间还会倍数扩张。
五一假期期间,八达岭长城推出了外骨骼机器人租赁服务,租赁价格50元/小时,假设每日使用时长4小时,则一个月便可回本,如此,会吸引更多的商家涌入这一行业,伴随而来的是宣传面不断扩大,进一步激发市场需求。
4.乐观情况下,参考华为测血压手表可使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外骨骼机器人也存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机会。
5.出口外销也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A股相关上市公司

 


振江股份
公司主营业务为风电设备、光伏/光热设备零部件;紧固件的设计、加工与销售;海上风电安装及运维服务。主要产品包括转子、定子、塔筒、机舱罩等风电设备产品,固定/可调式光伏支架、 追踪式光伏支架等光伏设备产品;紧固件主要是具有防松性能的高品质产品,主要客户群分布在汽车、风电光伏、铁路、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行业。
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海普曼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致力于外骨骼机器人的智能控制算法及仿生学设计的研究,产品主要是整体外骨骼机器人。
2024业绩说明会表示:外骨骼机器人的量产需要过程,目前公司的产品在样品阶段,着重解决功能性问题,年内会进行小批量试产,进行推广试用,获取用户反馈,并进行迭代,重点方向是公司内部车间试用和景区投放。

探路者(创业板)
公司专业从事户外用品的研发设计、运营管理及销售,产品已覆盖目前国内户外生活的主要领域,包括户外服装、鞋、背包、帐篷、睡袋、登山装备等品种。
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与其他方联合研发的下肢外骨骼采用基于人因功效学的仿生结构设计,集成多模态传感器系统和智能化运动控制算法最终实现人机交互智能识别,能够自主识别用户的行走、上台阶、上山下坡等各种人体运动状态,并根据不同的动作模式自动切换助力模式,在确保用户安全的情况下,提供稳定、舒适的助力体验。该智能装备正处于系统化研发阶段,后续将视优化情况决定技术成果商业化落地的形式。

翔宇医疗(科创板)
公司致力于康复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为全国各级医疗、养老、残联、教育系统、体育系统、福利院等机构及家庭提供系列康复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
投资者调研纪要:
1.公司重点打造的便携式外骨骼助行机器人已进入小批量阶段,预计年内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上市销售,将和VR技术一起融合到天轨、代步类机器人中,提高训练的趣味性、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
2.公司外骨骼机器人的研发、生产严格遵守国家医疗器械法律法规,从前期产品调研,到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注重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已在多家医疗机构进行临床试验,根据临床试用的反馈,产品稳定性可靠。
3.公司脑机接口和外骨骼机器人相结合的产品已在研发中,例如通过脑控技术等,实现对下肢肌力较弱的患者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提升康复训练的效果和患者的参与度。
4.公司外骨骼机器人是一个产品系列,目前在研的外骨骼机器人有医用级、消费级等多个版本,可以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短期内公司在研外骨骼机器人仍以医用为主,适用于康复医院、社区康复中心等场景。中长期,公司将逐步完善家用版产品,针对术后康复、居家训练及老年人辅助行走等方向,打造“医院—家庭”双场景产品的布局。
5.目前,有源外骨骼机器人的研发及制造成本相对较高,主要受限于核心零部件的成本和生产规模。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公司全产业链布局的优势会更加明显,预计制造成本将逐步下降,从而推动产品的市场普及。

伟思医疗(科创板)
公司为康复医学提供高品质产品和解决方案,以盆底及产后康复、精神心理康复、神经康复、儿童康复等为优势和特色,广泛应用于国内各类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妇产专科医院、精神专科医院、儿童专科医院、康复专科医院等。
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覆盖人体上下肢、全周期康复评估和训练的运动康复机器人产品矩阵,且目前公司康复机器人产品已与公司磁刺激、电刺激、冲击波等其他康复理疗类产品充分结合,共同构建了覆盖神经康复、运动康复、重症康复、老年慢性病康复等多种康复亚专科建设精品解决方案,精准满足康复改善型市场需求。

精工科技
公司主要从事碳纤维新材料专用装备、聚酯循环再生装备、太阳能光伏专用装备、新型建筑节能专用设备、轻纺专用设备、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等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以 及精密制造加工业务和项目开发。
投资者调研纪要:
目前,公司研发团队正在对单关节(髋关节)外骨骼助力机器人进行上下楼梯、行走、奔跑等不同场景调试测试,进一步测试算法、打磨产品等工作。后续,公司将加快推动产品市场化进度。
其他新闻:
5月8日,精工科技的碳纤维外骨骼亮相柯桥时尚周。

中超控股
公司主要从事电线电缆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电力电缆、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和裸电线及电缆材料、电缆附件等五大类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传输、设备供电、仪器、设备的控制、架空线路、电力传输、农网改造等,可敷设于室内、隧道、电缆沟、管道中或直埋敷设。
互动平台投资者提问:贵公司是否取得有关外骨骼机器人电缆相关的专利,回复公司已取得“一种机器人电缆”专利。

福达股份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工程机械、农机、船舶等动力机械发动机曲轴、精密锻件、新能源电驱齿轮、汽车离合器、螺旋锥齿轮、高强度螺栓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全自主正向对标开发的机器人行星减速器产品,于2024年7月完成首个样件开发,2024年11月顺利完成台架试验。当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搭载验证工作,力求尽快获取订单,实现产品的市场化应用。
互动平台投资者提问,公司给程天科技提供产品吗,福达股份未予以否认。(程天科技致力于核心算法与核心元器件在内的外骨骼机器人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结语
外骨骼机器人实质上属于消费行业,最大的受益者是老年群体,在老龄化的当下,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其轻便、省力等特点也推动在工业、户外运动等领域的应用。
A股相关上市公司普遍市值较小,一旦消费者行为养成,行业需求爆发,市场将会迅速放大,相关公司业绩也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相关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价格战。

本文所列举上市公司的信息均为公开渠道获得,所涉及标的不构成任何推荐。

资讯解析

行业:
医疗康复、工业、军事、消费运动
标的:
振江股份 探路者 翔宇医疗 伟思医疗 精工科技 中超控股 福达股份
标签:
外骨骼机器人 医疗康复 工业助力 老龄化 智能穿戴 医疗设备 工业自动化 军工 消费品 AI步态预测 力矩自适应技术 脑机接口 老龄化经济 康复医疗 户外运动
摘要:
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的机械装置,通过融合机械结构、传感器、驱动系统和智能算法,与人体运动系统协同工作,实现增强体能、辅助康复或替代部分肢体功能的目标。其应用广泛,包括医疗康复、工业、军事和消费运动等领域。近期市场关注度提升,相关上市公司如振江股份、探路者、翔宇医疗等均有布局。
多方:
外骨骼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尤其在医疗康复和老龄化经济领域。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将推动产品普及,相关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空方:
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存在不确定性,市场需求可能不及预期,价格战风险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