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产能收缩:全球己二胺巨头英威达、奥升德等因装置检修、原料(己二腈)供应紧张,宣布调涨己二胺价格,单次涨幅高达2200元/吨;
原料端成本飙升:上游己二腈(己二胺核心原料)受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高位支撑,海外厂商提价传导至下游;
进口依赖度居高不下:我国己二胺进口占比超60%,海外供应扰动直接冲击国内尼龙66产业链。
核心逻辑:海外断供+国产替代破局
供应缺口扩大:海外巨头控量挺价,国内进口货源到港延迟,现货市场“一货难求”;
需求刚性支撑:己二胺下游尼龙66广泛应用于汽车轻量化(新能源车)、电子电器、军工等领域,需求增速超10%;
国产化突破临界点:国内企业加速己二腈-己二胺-尼龙66一体化技术攻关,成本优势逐步显现。
受益板块及个股梳理
1. 己二胺/尼龙66国产替代龙头
逻辑:直接受益于海外涨价及国产化替代进程,一体化企业利润弹性最大。
华峰化学(002064):国内己二胺龙头,拥有完整“己二腈-己二胺-尼龙66”产业链,产能持续扩张;
神马股份(600810):尼龙66切片龙头,参股子公司掌握己二胺核心技术;
中国化学(601117):旗下天辰齐翔突破己二腈国产化技术,规划产能50万吨。
2. 上游原料配套企业
逻辑:己二胺涨价带动上游原料(己二腈、氢气、氨)需求,具备配套能力的企业受益。
齐翔腾达(002408):丁二烯法己二腈技术储备,延伸布局尼龙66;
卫星化学(002648):PDH项目副产氢气,可为己二胺生产提供低成本原料。
3. 下游替代材料及高壁垒应用
逻辑:尼龙66高价倒逼部分领域采用替代材料(如尼龙6、特种工程塑料),或推动高端产品溢价。
万华化学(600309):布局尼龙12、特种尼龙,切入汽车轻量化赛道;
中简科技(300777):军工级高性能纤维材料,受益尼龙66高端需求;
金发科技(600143):车用改性塑料龙头,替代方案技术储备丰富。
风险提示
海外己二胺产能恢复超预期;
国内技术突破进度不及预期;
下游需求受高价抑制。
结语
海外巨头的“断供式涨价”倒逼国内产业链加速破局,己二胺-尼龙66国产化已从“技术突围”迈向“产能放量”阶段。短期关注涨价弹性标的,中长期聚焦一体化龙头及技术迭代企业。(本文仅为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