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报落地、关税战缓解,调整已充分,建议加大关注
我们从2024年底反复强调:1)AI医疗是科技线条里AI+行业重要细分方向。在医药板块本身也是极高景气度方向,长期空间广阔;2)AI医疗有望被资本市场持续关注,建议逢低布局。
一季报业绩落地消化,估值逐步回归合理,配置价值突显,关税战缓解市场迎来利好。
AI医疗大部分标的已调整较为充分。AI医疗企业AI相关新业务商业化进程处于早期,大部分AI医疗主体业务Q1业绩承压,前期快速上涨后,受trump关税战等外部因素冲击,整体风险偏好降低,短期调整幅度较大,我们认为随着一季报披露完成,业绩层面压力释放较为充分,同时关税战缓解,整体风险偏好有所恢复。
众多企业医疗大模型逐步落地,产业趋势明显。如:5月13日OpenAI推出医疗开源测试基准HealthBench。该基准测试由262位在60个国家/地区执业的医生合作打造,包含5000段真实的健康对话,并通过48562个独特的医生编写的评分标准进行有意义的开放式评估,涵盖多个健康背景和行为维度,有望为衡量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能力提供更全面、准确的参考标准;2025年5月12日,卫宁健康发布WiNGPT3.0医疗大模型。该模型集数据优化、算法优化、工程优化多种手段,具备临床思维能力,能与临床系统紧密配合,减少大模型幻觉,促进AI更精准、快速应对临床复杂任务;2025年4月9日,在2025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同期,上海联影发布“元智”医疗大模型,并同步推出覆盖影像诊断、临床治疗、医学科教、医院管理、患者服务等多场景的10余款医疗智能体;在2024人民数据大会AI·赋能智慧医疗活动中,迈瑞和腾讯联合开发并发布了全球首个临床落地的重症医疗大模型“启元”。“启元”具备重症知识查询、个体化病情查询、建议生成、病历撰写等面向重症科室的智能应用。
多方利好:1)产业端:AI助力新药研发能力增强、效率提升;AI助力传统诊断、医疗信息化等业务升级,拓展公司能力和业务边界等;2)医院端:AI全面赋能有望进一步实现精准医疗、分级诊疗、智慧医疗等,提高医院运营效率,提高医院诊疗能力等;3)患者端:享受更优质和更便利的诊疗条件等;4)社会层面:提高医疗卫生支出使用效率,加强社会医疗体系能力建设,促进分级诊疗等。
支持政策持续发力。如4月24日,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公布,总体目标是到2027年,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取得重要进展,在数智化发展基础建设、转型推广、支撑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到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数智技术融合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医药工业全链条数据体系进一步完善,数智化转型生态体系进一步健全。
建议重点关注 润达医疗、华大智造、华大基因、乐心医疗、美年健康、安必平、嘉和美康(计算机组覆盖)、医渡科技、医脉通、金域医学、迪安诊断、伟思医疗、晶泰控股、英矽智能(待上市)、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爱朋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