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关系方面
- 牛磺酸:全球90%以上的牛磺酸产能集中在中国。但环保限产导致供应短缺,同时功能饮料、宠物食品、医药等领域需求激增,形成了较大的供需缺口。据估算,2024 - 2025年存在5000 - 10000吨的供需缺口。
- 环氧丙烷:虽然海外有巨头关闭产能,但国内环氧丙烷新扩建装置陆续投产,产能总基数不断增加,下游扩产能脚步较慢,阶段性产能过剩问题逐渐凸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价格上涨幅度。如2025年一季度华东地区环氧丙烷成交均价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四季度都有所下跌。
市场垄断与定价权方面
- 牛磺酸:中国的永安药业、圣元环保等龙头企业占全球80%市场份额,凭借专利布局和技术优势,拥有较强的定价权,能够推动价格上涨。
- 环氧丙烷:市场竞争较为充分,有万华化学、红宝丽等众多生产企业,单个企业的市场影响力相对较小,难以通过垄断地位来大幅提升价格。
成本与运输因素方面
- 牛磺酸:原材料环氧乙烷价格上涨会增加牛磺酸成本,同时运输方面受港口拥堵、旺季附加费、极端天气等影响,运输成本上升,进一步推动牛磺酸价格上涨。
- 环氧丙烷:主要受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影响,但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成本上升对其价格的推动作用有限,且运输等因素对其价格影响相对较小。
政策与贸易博弈方面
- 牛磺酸: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牛磺酸作为“战略筹码”可能存在溢价,中国对电子级、医药级牛磺酸实现技术突破后设置技术反制税,强化了对供应链的控制,也对价格上涨有一定推动作用。
- 环氧丙烷:虽然受全球产业链重构和国内“双碳”政策等影响,但在供需过剩的格局下,政策对其价格上涨的推动作用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