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研

剑桥科技,后来者居上,国产cpo的切换

剑桥科技在CPO方面的布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研发与产品开发

• 开展相关技术研究:进行下一代400G硅光、800G硅光模块开发及光电混合封装技术研究,用于下一代数据中心的CPO产品。

• 实现多平台互联互通:强调基于电吸收调制器(EML)和硅光技术(SiP)两种平台的光模块互联互通,以及基于数字信号处理(DSP)和线性可插拔(LPO)的800G和1.6T光模块在Delta、Broadcom、Wistron等交换机平台的跨平台、多速率互操作演示。

量产与供货推进

• 800G硅光模块:客户已开始接受产品送样并且有小批量发货,发货数量在千只到万只量级,正升级部分设备,届时800G将达到每月1 - 1.5万只的产能。

• 1.6T光模块:产品在给客户送样测试,公司正积极推进相关工作,预计最快在2024年年底实现小批量供应,2025年迎来规模化商用。

合作与探索

与设备厂商合作研发外置光源。在2024年OFC展会上,和赛勒科技联合演示新型800G硅光引擎,展示了公司在光模块与交换机互联互通方面的成果,表明其在CPO技术的应用上处于积极探索和合作研发阶段。

资讯解析

行业:
通信设备
标的:
剑桥科技
标签:
CPO 硅光模块 800G 1.6T 数据中心 光通信 CPO(共封装光学) 硅光技术 光模块 1.6T技术 硅光引擎
摘要:
剑桥科技在CPO领域积极布局,推进800G硅光模块量产及1.6T光模块研发,并与赛勒科技合作展示硅光引擎技术,目标2024-2025年实现规模化商用。
多方:
技术研发领先,800G模块已进入送样和小批量供货阶段,产能扩张计划明确;1.6T模块研发进度符合行业趋势,合作研发增强技术壁垒,长期受益于数据中心高速光模块需求增长。
空方:
800G模块实际出货量仍较低,产能爬坡可能面临供应链或客户认证风险;1.6T商用时间较晚,或落后于竞争对手;CPO技术大规模商用存在不确定性,研发投入可能影响短期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