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研

阿莱德,5G+机器人散热第一股

随着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推动,工业机器人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新阶段。串联关节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最为常用的一种,每一个关节由电机、减速器和传动机构驱动,便于实现主动控制和较大空间自由度。工业机器人末端负载的运行工况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存在差异,且工业场景下机器人负载需求越来越大,这要求电机具备较高的功率,满足关节能够提供足够的扭矩、速度、加速度等必要运动能力,同时电机及其传动机构在机器人内部的安装位置和狭小空间要求其具备更加紧凑、轻量化的结构。

大功率和小空间使得关节电机的发热和散热较电机的其他应用场合更为严峻。电机中的绝缘材料和永磁体对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过高的温升会造成永磁体的退磁和绝缘材料的失效,从而降低电机的工作性能和寿命。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亦庄举行,马拉松全程长约21公里,共有20支机器人赛队参加。


来自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天工机器人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率先冲线完赛,夺得冠军。

本次马拉松出现了不少爆笑场面因为面临核心关节、电池芯片发热的问题,部分机器人要一边跑一边被陪跑工作人员喷洒散热剂。


天工Ultra”,身高180cm体重55kg、最高配速12km/h,平均配速10km/h。天工Ultra具备大功率的一体化关节、低惯量腿部结构设计在奔跑速度上极具爆发力。与一边奔跑一边要喷散热剂的机器人不同,天工机器人的散热设计非常巧妙。天工Ultra采用轻量化设计并采用关节导热技术以及风冷散热技术使关节达到热平衡让机器人可以长时间持续奔跑


机器人的散热问题值得重视。


资讯解析

行业:
工业机器人
标的: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
标签:
工业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 散热技术 轻量化 马拉松 智能制造 轻量化设计 人形机器人马拉松 散热技术创新
摘要:
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国家政策扶持推动行业发展。串联关节机器人需求增长,对电机功率、散热性能要求提高。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举行,'天工Ultra'机器人夺冠,其散热设计成为亮点。
多方:
工业机器人行业前景广阔,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将推动持续增长。'天工Ultra'的散热设计展示了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创新能力,未来有望在更多应用场景中取得突破。
空方:
机器人散热问题仍是技术瓶颈,可能限制其在高负载、长时间运行场景中的应用。部分机器人仍需人工干预散热,说明技术尚未完全成熟。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企业利润空间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