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导向与风电、海上光伏的紧密契合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风电和海上光伏作为重要的新能源领域,成为政策重点扶持方向。国家能源局开展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工作,就包含海上光伏试点,支持在太阳能资源和建设条件好的已开发建设海域推进项目建设,这为海上光伏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有力缓解沿海省份新能源发展的用地紧张问题 。
在风电方面,“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鼓励分散式风电开发,促进风电在乡村地区的普及,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带动乡村经济绿色发展。从补贴政策来看,虽然新能源补贴逐步退坡,但退坡机制促使企业提升技术水平、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风电和海上光伏产业进入平价上网的新阶段,实现可持续的市场化发展。同时,绿证交易政策的实施,赋予了绿色电力额外的价值。绿证作为绿电的“身份证”,企业购买绿证可抵扣碳排放指标、完成减排任务,提升品牌形象,这一政策极大激发了市场对风电和海上光伏所产生绿色电力的需求。
海上发展绿电的独特优势
资源禀赋优势
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漫长,海上风能和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海域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可达8.5 - 9.5米每秒,年日照时长超2000小时,为风电和海上光伏提供了充足的能量来源。以福建漳州为例,其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度约占福建省海岸线总长度的五分之一,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当地具备发展大规模海上风电和海上光伏的天然条件,为能源供应提供强大支撑。
空间利用优势
海上区域广阔,无需占用宝贵的陆地土地资源,有效避免了与农业、城市建设等争地的矛盾。而且,海上风电和光伏项目可以与海洋牧场、海水养殖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立体分层设权,如海上光伏项目可实现“上可发电,下可养鱼”,提高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创造多重经济效益 。
发电效率优势
海上环境相对稳定,风速平稳、无遮挡,风切变更小,使得海上风机的发电效率比陆地风机更高,设备运行寿命也更长。海上光伏组件受灰尘、雾霾等影响较小,清洁度高,能始终保持良好的发电性能,提升光伏发电效率。
靠近负荷中心优势
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电力需求旺盛,海上风电和光伏项目靠近这些负荷中心,减少了电力长距离传输带来的损耗,提高了电力输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了输电成本,使绿色电力能更高效地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 。
风电和海上光伏作为电力板块的重要题材方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凭借海上发展的独特优势,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成为实现“双碳”目标、推动能源绿色变革的关键力量,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
相关个股:
- 海油工程:是中国唯一集海洋油气开发工程设计、陆地制造、海上安装调试于一体的EPCI总承包商。2024年新承揽英奇角欧洲海上风电工程,标志着其海上风电核心建造能力迈向新台阶。
- 大金重工:全球风电塔筒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具备14.7MW级超大型单桩、导管架、浮式基础等产品制造能力,在海上风电装备制造方面实力强劲。
- 巨力索具:索具行业标准制定者,与清华大学
合作研发浮式风机系泊系统,产品广泛应用于海洋吊装等领域,在海上风电新场景有布局。
- 东方电缆:海缆系统龙头,500kV海底电缆技术国际领先,深度绑定海上风电项目,为海上风电电力传输提供关键设备。
- 中天科技:海洋通信与电力传输双轮驱动,海缆及海洋工程业务增速显著,在海上光伏和风电的通信及电力传输方面有重要作用。
上述个股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波动大,投资决策需谨慎,相关风险需自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