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研

尼龙66行业迎重大变化,逻辑及核心股梳理

一、名称解释  

尼龙66化学名称为聚己二酰己二胺,由己二胺与己二酸通过缩聚反应制成。其核心特性包括高强度、耐高温(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50℃)、耐磨损、耐化学腐蚀等,广泛应用于汽车轻量化部件(如发动机罩、齿轮)、电子电器(连接器、绝缘材料)、工业纤维(轮胎帘子布)及军工领域。

 

 二、行业核心逻辑  

1、上游原材料高度垄断,国产化突破临界点  

己二胺是PA66的核心原料,其生产依赖己二腈。

 

全球己二腈市场长期被英威达(53.3%)、奥升德(18.5%)、巴斯夫(11.4%)垄断,中国进口依赖度超60%。  

 

目前,部分国产企业突破己二腈技术壁垒,规划产能逐步落地,成本优势显现。  

 

2、供需缺口扩大,价格传导机制强化  

供应端:海外巨头因装置检修、原料紧张频繁提价(如2025年4月奥升德单次涨价2200元/吨),叠加奥升德破产重整(占全球产能20%),全球供应缺口扩大。  

 

需求端:新能源车轻量化(单车PA66用量比燃油车高15公斤)、军工及高端工业需求刚性增长,年增速超10%。  

 

3、技术迭代与替代材料博弈  

高价倒逼部分领域采用尼龙6、生物基尼龙(如PA56)等替代材料,但高端场景仍依赖PA66性能优势。  

 

合成生物技术突破(如生物法己二酸成本降15%)或重塑产业链,长期利好绿色材料企业。  

 

 三、近期催化事件  

1、海外巨头产能收缩与破产重整  

奥升德(连云港)宣布2025年5月起己二胺涨价2200元/吨,美国奥升德(全球市占率18%,排第二)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或引发全球产能出清。  

 

2、国产产能放量  

隆华新材108万吨PA66项目(一期16万吨)预计2026年投产,或成全国最大生产基地。  

 

神马股份、华峰化学等企业加速扩产,推动进口替代率提升。  

 

3、政策与技术创新驱动  

中国《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支持生物基尼龙研发,北京化工大学技术突破推动生物基PA66成本下降。  

 

 四、产业链核心个股  

 

资讯解析

行业:
化工
标的:
隆华新材 神马股份 华峰化学
标签:
尼龙66 己二腈 国产化 新能源车轻量化 供需缺口 新材料 国产化替代 化工新材料
摘要:
尼龙66因其高强度、耐高温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军工等领域。目前上游原材料己二腈国产化突破,供需缺口扩大,价格传导机制强化,新能源车轻量化需求增长。近期催化事件包括海外巨头产能收缩、国产产能放量及政策支持。
多方:
国产化替代加速,供需缺口扩大,价格传导机制强化,新能源车轻量化需求增长,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为行业提供长期动力。
空方:
高价可能倒逼部分领域采用替代材料,如尼龙6、生物基尼龙,合成生物技术突破可能重塑产业链,长期来看绿色材料企业可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