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业化落地驾驶
1、2025年3月,绍兴越城区启动“全域低空新基建一期”,建设57个起降场,总投资20.5亿元;深圳计划2026年建成1200个起降点。相关配套设施正在完善。
2、3月28日,合肥合翼航空(亿航智能合资公司)获全球首张民用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eVTOL)运营合格证(OC),EH216-S机型可在合肥骆岗公园开展商业运营(旅游观光、交通接驳)。标志低空经济完成“技术研发→适航取证→商业运营”闭环,载人飞行时代开启。
3、美团第四代无人机4月22日获民航局批准,成为全国首个可全境开展低空物流的运营商(OC),标志着低空物流进入全国常态化商业运营阶段。
4、2025年4月,峰飞航空与浦银金租签署100架eVTOL订单(金额超10亿元);时的科技与中银金租达成100架采购意向。央企入场加速商业化验证。
二、未来潜在催化
1、4月27-28日,第二届全球低空经济论坛,将发布《中国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展望报告》,启动“低空交通一张网”标准制定及生态合作计划。统一技术标准、跨区域空域管理政策或出台,推动全国低空智联网建设。
2、4 月 17 日,改革委明确提出要谋划编制好低空经济发展 “十五五” 相关规划,目前关于规划的具体编制进度和发布时间虽然尚未有明确消息,但也是低空行业的潜在预期。
1、政策驱动(2024-2025Q1):政策定调→地方规划→基建招标(深城交、莱斯信息)。
2、技术验证(2025Q1):OC证落地→载人飞行商业化(亿航链、动力系统企业)。
3、订单放量(2025Q2):央企/物流巨头采购→整机及零部件业绩兑现(宗申动力、英搏尔)。
4、场景扩展(2025H2):旅游、物流、通勤多场景爆发→运营服务商(中信海直、西域旅游)。
5、国际化(2026+):标准输出+跨境合作→空管系统及整机出口(四川九洲、大疆)。
四、产业链
1、基建/空管:深城交、莱斯信息、四川九洲。
2、整机/零部件:亿航智能(美股)、万丰奥威、宗申动力、英搏尔。
3、检测/安全:广电计量、苏试试验。
4、下游应用:中信海直、低空旅游(西域旅游、岭南控股)、低空物流(智莱科技、天虹股份、新北洋)
(以上内容来自市场公开资料的收集整理,非官网信息,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