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研

再谈入境经济/入境消费的逻辑—五大逻辑和交易抓手

(相关个股在最后)

今天入境经济相对走的一般,主要被内需普跌带下来,而导致内需退潮最直接的原因是上周五的会议,让市场降低了对刺激政策的预期。

这里要指出的是,市场误将入境经济与传统意义上的内需混在了一起。内需到现在已经炒了比较长的时间,伴随着内需炒作主要的问题和风险点有两个:
1.
国内宏观的不确定性(通俗的讲就是大家一直吐槽的:经济这么差消费怎么起来)
2.
政策的不确定性(一直在博弈会不会出强政策)。

这就导致这轮内需的炒作本质上是预期的博弈。

而入境经济这两个问题和风险要弱很多:
一是入境经济跟国内宏观实质上是解耦的。其本质是外国人入华旅游消费,跟国内经济没有关系。虽然最后表观上也是内需,但实际上是把外需变为内需,或者是把国外的内需变为我们的内需,是纯粹的经济增量。

二是入境经济在政策支持上几乎没有政策成本。跟支持内需可能需要政府财政负担一定成本不同,促进入境经济涉及到的政策成本较低,政策主要涉及的是提升海外游客的便利化程度,像“即买即退”政策也只是涉及到把退税环节前置而已。因此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在政策发布和推行上没有任何的负担。

这里总结一下入境经济的主要优点:概念新、有数据不断印证、市场空间大、与国内宏观状况解耦、政策频繁支持

1.概念新

虽然看着跟之前炒跨境电商、炒免税有些类似,但还是有比较大区别。

跨境电商是货物从国内发出到海外,而入境经济是老外来中国境内旅游消费。关税战使得跨境电商整体其实是受损逻辑,只不过通过一些非美国家的跨境,把这些受损补回来一部分。而“入境经济”不但没有关税战受损,而且是纯粹增量。

免税店中的商品主要是以进口商品为主,免去的主要是增值税和关税,面向的消费者多数为即将出境的本国消费者(与其在海外购物,不如直接在国内免税店里购买海外商品,把消费留在国内)。而“离境退税主要针对的是外籍游客,即在本国有“退税”资格的普通商店购买商品,可以退增值税,商品以国内产品为主。

2.有快速增长的数据印证

24年入境消费同比+77%,入境游客同比+96%。今年五一期间入境游订单数据依旧有173%的增长(这个数据的可怕点在于,很多国家其实不过五一,而且五一来华旅游还面临着假期更贵的机票和酒店价格,却依旧能有这么快的增长)。

3.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

2024年,境外旅客入境消费占我国GDP的比重约0.5%,而世界主要国家入境消费占GDP比重在1%3%之间,入境消费增长潜力巨大。考虑到24年中国GDP 135万亿元,每0.5%GDP占比提升就是大几千亿的市场增量。

4.跟国内宏观经济解耦

前面已经将分析过。老外来不来华消费,消费多消费少,跟我们本国经济没什么关系,反而这是纯粹的经济增量。

5.频繁的政策支持,落脚点不止经济

这个前面也分析过,入境消费的政策支持,政府是没有多少财政负担的,反而可以拉动经济。不管是上周末的优化离境退税扩大入境消费政策、还是之前的“即买即退”、免签国数量的扩大、过境免签时间的延长,还是地方上各地区的政策响应,都能看出政策的频繁程度。

而扩大“入境经济”,除了硬的经济方面的因素,还能带动软的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打破外媒抹黑,夺回话语权。之前中国形象一直被海外媒体抹黑,而海外游客来华入境游后,几乎都是过去“偏见滤镜”破碎,怒斥自己国家的媒体说谎,对中国的现代化纷纷夸赞,感叹自己来到了“五十年后”的未来世界。


入境经济的交易抓手

“入境经济”之前最大问题是没有一个很好的交易主线抓手。包括表哥上周的表格,其实也只是把相关公司罗列了一遍,没有理出一条逻辑线。

但目前重新思考理下来,结合政策文件,相关性的强主要是本地零售、国潮特色零售、入境支付、入境旅游。

 

 

 

本地零售

离境退税商店的增量扩容,本质上就是变一些本地零售公司为“离境退税”商店,使得海外游客在这些地方消费时,可以获得退税,从而带动消费。但问题是:一是本地零售相关公司太多,不好聚焦;二是好多地区其实外国人消费占比不高,要是硬较真计算器拍弹性的话,不一定能拍出来。
因此本地零售公司还是以上海公司为主。上海是最重要的入境口岸,老外来华旅游的新手村,外卡消费可以占全国的30%。因此上海本地零售股一定是最受益的(何况上海板块彭博社最近还有个传闻助攻)。

国潮特色零售

也是这次政策强调的。老外来中国,最爱买的产品之一肯定是当地不常见的一些特色产品,什么丝绸制品、古法珠宝等等,就跟大家出去旅游喜欢买当地特产一样。(当然一些便宜的消费电子老外也喜欢买,比如今天炒的影石,说不定老外也会入境带一个回去)。

入境支付

支付时必然离不开的环节。但这部分的问题主要是很过公司跟之前炒跨境支付的概念重合了,位置和筹码结构不一定好。

入境旅游

入境游客自然离不开旅游。但瑕疵可能是自由行老外占比居多,跟团的是少数(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讲空间巨大)。

因此目前的个人倾向的排序:

上海零售=国潮特色零售 > 入境支付=入境旅游

上海零售:上海九百、新世界、豫园股份、益民集团、百联股份、徐家汇……

国潮特色零售:万事利、嘉欣丝绸、老凤翔……

入境支付:拉卡拉、新大陆、新国都……

入境旅游:众信旅游、凯撒旅业、三夫户外、岭南控股、中青旅……

资讯解析

行业:
零售、旅游、支付
标的:
上海九百 新世界 豫园股份 益民集团 百联股份 徐家汇 万事利 嘉欣丝绸 老凤祥 拉卡拉 新大陆 新国都 众信旅游 凯撒旅业 三夫户外 岭南控股 中青旅
标签:
入境经济 离境退税 国潮特色零售 政策支持 经济增量 消费 旅游 金融科技 入境消费增长
摘要:
入境经济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其与国内宏观解耦、政策支持频繁、市场空间大等特点使其成为新的投资热点。相关行业包括零售、旅游和支付,涉及概念如离境退税和国潮特色零售。
多方:
入境经济具有概念新、数据增长快、市场空间大、与国内宏观解耦、政策支持频繁等优势,相关行业和股票有望受益。
空方:
入境经济的交易抓手不够明确,部分相关股票与之前炒作的跨境支付概念重合,位置和筹码结构可能不佳。此外,本地零售公司众多,难以聚焦,且部分地区外国人消费占比不高,弹性可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