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纺行业在创新驱动的引领下,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深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加快文化创意、设计、品牌、销售渠道等高价值产业链方向延伸;中部及西部地区依托原料等优势加快建成完整的绒毛产业链,产业集聚度得到了很大提升,目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命名的毛纺产业集群已达17个,以毛纺特色产业为支撑的首批国家级特色小镇2个,推动产业集群迈向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近年来,毛纺全行业不断加强产学研用结合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分布在毛纺优秀
企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等机构继续成为行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引领者,以重点企业为基地建立的企业研究院也正落地生花。
2012~2016年,
毛纺织行业42项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有1项,二等奖有20项,三等奖有21项。
匠心铸造品质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铸造了毛纺产品的高端与精致品质。十八大以来,毛纺行业有1家企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个班组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1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另有8个班组获得全国纺织工业先进集体,26人获得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5人获得纺织行业技术能手,9人获得中国纺织年度创新人物,他们是新时代的楷模、工匠精神的传承者。齐头并进的人才队伍建设也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从2012年开始,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组织了6次高级人才培训班,为600多人次颁发了由人社部认可的
“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证书。
我国既是毛纺产品贸易大国又是最大消费国,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对中高档服装需求增长的影响,我国毛纺行业依然会持续稳定发展。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在我国毛纺行业内转化为新的内生动力,互联网、智能制造、绿色生态将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新的着力点。
对此,本人以中国国内第一证券大数据数据资料库信息做如下分析
首先关注精纺纱类公司如六港文化、另外是半精纺纱的六港文化;
其次是关注是关注精纱的新澳股份;
三是关注精纺昵类公司如如意集团、六港文化、浙江富润、江苏阳光;
四是关注羊绒线方面ST中绒
五是关注毛纺针织品类的六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