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科技跨境支付概念解析 一、保税科技核心业务与跨境支付关联 主营业务定位 保税科技(张家港保税科技集团,股票代码:600794)的核心业务为大宗商品智慧物流运营,涵盖液体化工仓储、固体干散货仓储、智慧物流平台开发及供应链金融服务。其技术储备包括48项专利(含22项国家级发明专利)和60项软件著作权,主要应用于智能仓储、货物追踪及物流效率优化。 跨境支付切入点:“清算通”业务 公司推出的“清算通”平台具备跨境支付功能,可实现秒级款货实时对付(即资金与货物交割同步完成),显著提升大宗商品交易的效率与安全性。该技术依托长期积累的交割数据,针对乙二醇等进口商品的痛点进行系统升级,未来计划扩展至更多品类。 二、跨境支付的核心概念 定义与场景 跨境支付指资金在不同国家/地区间转移的行为,服务于国际贸易、投资及跨境消费。例如,中国消费者购买海外商品时,需通过支付工具完成货币转换与资金转移。 关键基础设施 账户体系:包括虚拟账户(VA)、离岸账户(OSA)、自贸区账户(FTN)等,用于不同场景的跨境资金结算。 清算机制:如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支持全球人民币交易清算。 合规流程:涉及国际收支申报、结售汇(外汇兑换)等环节,需符合国内外监管要求。 三、保税科技在跨境支付领域的实践 大宗商品跨境交易支持 2024年12月,保税科技联合上海清算所推出“清算通跨境业务”,为海南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的铜现货跨境交易提供人民币清结算服务。该服务: 优势:简化流程、降低成本(初期免收清结算费用)、增强透明度。 战略意义: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通过中央对手方机制降低跨境交易风险。 保税区模式下的支付闭环 在跨境电商场景中,保税科技利用仓储网络与智慧物流平台,结合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国内支付渠道,实现“三单合一”(订单、支付、物流信息)报送海关,加速清关与配送。此模式适用于: 保税仓发货:外国商品提前入境存储,消费者下单后直接从保税区配送。 外汇结算:需处理海关备案、跨境收付汇及国际收支申报。 四、保税科技跨境支付的战略价值 技术赋能传统业务 通过“清算通”等平台,将专利技术(如智能仓储系统)与跨境支付结合,提升大宗商品交易的全链条效率。 人民币国际化布局 依托CIPS系统和自贸区政策,推动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的使用,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供应链金融延伸 未来可探索基于交易数据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进一步整合资金流与物流。 总结 保税科技以“仓储+科技”双轮驱动,通过“清算通”切入跨境支付领域,不仅强化了大宗商品交易的资金流服务,还借助保税区模式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其战略聚焦技术赋能与合规创新,有望成为跨境支付与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整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