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研

【深度解析】多家化妆品企业被立案和通报!化妆品行业迎来洗牌!

       一、新闻:突发,多家企业被通报,行业将迎来全面洗牌。

       1.经济观察报,2025年04月27日(昨天)报道。国家药监局查获30批次不合格化妆品。

 

     无独有偶。2025年4月28日上午,央广网再次爆料,药监局再次出手,查获10批次化妆品有禁用原料。

       上面的截图是最新的最有时效性的,4月还有多个国家、地方对于化妆品的图集检查,因篇幅受限,因此不能全部列举。  

       如此频繁、大规模的检测,让低假劣质材料企业难以维持。连飘柔这样的大众品牌都被查出问题,广西田七更是登录过卫视广告。

        二、行业新规都有哪些?

        1.广东淘汰“甩手掌柜”,无资质企业严重受创。利好广东头部美妆和代工企业。

        2.31条新规落地,劣质企业没有经验和能力应对挑战。

 

 

 

        三、化妆品行业的整体红利正在消失,头部效应逐步显现。

         过往只需要贴牌、宣传、销售的简单模式已经被彻底打破。新规、新的市场环境正在拒接“劣币驱逐良币”。

         1.国外品牌:数据显示,2024年,1700多个海外商家在天猫国际开出中国首店,迄今有来自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40000个海外品牌入驻天猫国际。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不少品牌 黯然离场告别中国。《美妆头条》新媒体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2024年有 30个海外美妆品牌以不同方式宣布关闭线上、线下店铺或者退出中国市场。2025年至今,这样的趋势还在延续。


        

        2.本土品牌:在2024年内卷愈发白热化的美妆赛道中,有头部玩家在已成红海的赛道中脱颖而出,也有不少玩家被迫淘汰出局。这样的趋势2025年也还在继续。

       24年3月,曾获水羊股份投资、由皮肤科医生共创的功效护肤品牌 “戴摩道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闭店预告表示,在天猫开店一年以来,因没有通过平台第四次考核而面临关店。

       24年6月, 新锐品牌查尔文ALIKS CHARWEN在小红书平台宣布闭店清仓,表示品牌将于2024年6月起至2025年7月开启清仓处理。

       24年10月, 新锐彩妆品牌HEDONE宣布将于2024年11月9日正式终止运营。该品牌曾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先后获得澎湃资本A轮、红杉资本A+轮和辰海资本的B轮投资。

       24年11月,成立仅三年的护肤品牌 光季宣布闭店清仓。据悉,光季品牌于2021年在杭州成立,其首款产品——B5特护沁润保湿面膜,是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Hangzhou KEON Biotech Co., Ltd.合作开发的。

        3.如何总结?

        1、新规不断:

       自新规实施以来,条例配套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和管理规定等相继出台,逐渐形成了一整套系统性的法规体系。尤其是近两年来,国家对化妆品等多领域进行强监管,出台了一系列整改方案,提高了美妆品牌生存的“门槛”,很多水平较低,没有自研能力,没有检测机构的品牌被迫淘汰。

       2、消费者观念改变:

       “人间清醒”的消费者在新消费观念的影响下早已开始改变,他们开始在“理性”中求平衡,不仅喜欢价格,更为合理的大牌平替产品,也关注产品本身的品质与长期使用价值。在消费者日趋理性的外部环境下,只会讲故事已然行不通,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性价比成为了关键。

       四、化妆品行业段子

       1.国泰海通美护:

        看好美妆个护产品创新下的长期成长性。1)个护板块:推荐新渠道助力产品创新;2)美妆及医美板块:成分创新和情感价值下细分赛道有望高增,推荐品牌驱动的高端国货,重组胶原赛道,多品牌扩张。

        行业观点更新:4月《求是》杂志发表“打开中国消费新天地”评论,内需预期提振下,我们认为美妆个护作为成长性的“新消费” 品种显著受益,2024年报及2025年Q1美护板块多公司业绩增速亮眼、验证成长逻辑。我们认为,头部国货依托较强的组织效率,有望持续发力产品创新及渠道运营,实现品牌的焕新和创新、提升市场份额,看好美护板块优质标的的长期成长性。 

       行业表现平稳,结构性机会显著。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3月化妆品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2%、社零总额同比 4.6%,3月化妆品零售额同比 1.1%,行业整体表现平淡。行业结构性机会明显:渠道端抖音维持较快增长,据青眼情报数据,2025年3月抖音美妆类目GMV同比 45%,美妆TOP20品牌中国货销售额占比超50%;产品端细分化、功效化等功能创新不断,情绪体验助力品牌构建附加值;品牌竞争端展现马太效应,据青眼数据线上TOP20品牌合计销售额同比 11%,份额同比 3pct。 

       美护多品牌发力产品创新,业绩成长性凸显。

      2.繁简间兴替,聚散间迁移【中信证券美妆商业】

      经济与需求演替伴随前行,80年代前经济高增加速行业扩容,80年代后行业降速、需求特征孕育结构性机遇:

     ①产品价格分化,高端需求长期平稳,大众品性价比提升催生功效妆品;

     ②渠道受性价比驱动演变,药妆店以药带货实现低价胜出。

     我国vs日本:

      ①同:市场环境与日本1980s后存在一定相似性,市场规模同样进入稳增长阶段,且在消费者偏好、产品定位端表现出与日本相似的性价比、功效护肤特征。

      ②异:市场格局与日本存在显著差异,头部市场长期由外资品牌主导;而国货品牌更加匹配当前消费者对质价比、功效护肤的需求,有望在竞争格局维度受益于市场需求的变化。

      五、个股解析:

      1.珀莱雅。

      ①营收百亿俱乐部新成员。行业景气度顶级代表。

 

     ②超强自研能力。

         

     ③领衔国产,成为国货核心。

      ④爆款不断。

 

     2.毛戈平

 

     ①死磕百货,竟意外有效。

       ②定制爆款,线上也同步发力。

          ③五一将至,平铺线下渠道的毛戈平获将因此受益。

        3.芭薇股份

 

        ①胖东来爆款出产者,隐形冠军。

 

          ②拥有国家级研发中心和实验室

 

        ③提前布置化妆品新规。

 

资讯解析

行业:
化妆品
标的:
珀莱雅 毛戈平 芭薇股份
标签:
化妆品新规 行业洗牌 头部效应 国货崛起 理性消费 美妆个护 强监管 消费者理性化
摘要:
国家药监局近期频繁查处不合格化妆品,行业迎来全面洗牌。新规落地加速劣质企业淘汰,头部企业受益。消费者观念转向理性,性价比成为关键。国货品牌凭借自研能力和渠道创新逐步崛起。
多方:
行业监管趋严有利于淘汰劣质企业,头部企业将受益于市场集中度提升。国货品牌凭借研发和渠道创新有望实现长期增长。消费者理性化趋势下,性价比高的产品更具竞争力。
空方:
新规可能导致部分中小企业生存困难,行业竞争加剧。海外品牌退出可能影响市场多样性。消费者理性化可能导致品牌溢价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