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研

反无人机核心标的详细介绍

一、核心标的深度解析


  1. 联创光电(600363.SH
    • 技术突破:依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发 “光刃系列” 激光反无人机产品,采用多模态 AI 技术与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结合,激光拦截技术可在不造成物理损害情况下精准击败无人机,系统内置神经网络算法处理飞行数据,与指挥控制平台实现实时数据共享。
    • 合作进展:与多个机场展开前期合作洽谈,但尚未签署正式协议,合作仍存在不确定性。2025 年 3 月启动的 “低空激光反无系统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项目进入关键阶段,子公司联创超导为合肥 BEST 核聚变项目提供高温超导磁体系统,技术复用至反无人机领域。
    • 市场拓展:2024 年完成多款型号改进升级,形成高中低三层次产品体系,取得出口资质,以整机装备为增量发力点开拓海外市场。
  2. 声迅股份(003004.SZ)
    • 系统集成:推出无人机探测与反制系统,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机场等领域,依托安防领域积累,系统集成度高,适配复杂场景需求。该系统采用多种传感器与数据融合技术,可实时监测、识别并追踪无人机,在大型公共活动中实现空中监测,保障活动安全。
    • 技术特点:具备实时数据分析能力,对潜在威胁快速评估,误报率低,适用于城市治安、应急救援等场景,目前业务营收占比逐步提升。
  3. 星网宇达(002829.SZ)
    • 海外拓展:子公司雷可达产品进入 30 余国防务市场,2024 年海外营收同比增长 45%,反无人机系统 “海东青” 集成光电追踪与射频干扰技术,拦截距离达 200 米,已进入民用安防市场。
    • 技术延伸:卫星通信、惯性导航技术可应用于低空飞行领域,受益于低空经济政策支持。2025 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94.91%,与一汽富维合作布局仿生机器人,潜在适配反无人机拦截器研发。
  4. 六九一二(301592.SZ)
    • 技术转化:通过子公司九源高能布局高功率微波反无人机技术,研发通信干扰模拟器设备,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合作推进成果转化,技术适配特种作战需求。2024 年上市后计划扩展无人机相关技术储备,包括北斗 3 芯片、特种军用通信装备等。
    • 军工背景:主营军事训练装备,参与军方科研项目,产品已获得军方定型列装,高功率微波技术处于研发阶段。
  5. 华力创通(300045.SZ)
    • 技术覆盖:低慢小目标反制设备研发覆盖中小型无人机及无人靶机,技术延伸至国防信息化领域。2023 年获得某客户 4.95 亿元芯片类订单,2025 年持续推进卫星通信与无人机集群控制技术,推出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集群控制算法。
    • 产品布局:构建 “芯片 + 模块 + 终端 + 平台 + 系统解决方案” 产业格局,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
  6. 康达新材(002669.SZ)
    • 实战案例:子公司赛英科技的 “4D 全息凝视雷达” 已对特殊装备客户批量供货,主要用于侦测 “低慢小” 飞行目标,2025 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63.74%。低小慢无人机监测雷达在巴基斯坦击落印度无人机事件中应用,近程警戒雷达参与国际反恐演习,并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安装使用机场跑道异物(FOD)监测雷达。
    • 技术延伸:ITO 靶材国产化突破,产品性能对标进口,同时布局光刻胶、碳纤维等新材料方向。
  7. 天和防务(300397.SZ)
    • 系统集成:自主研发反无人机指挥系统,针对敏感区域的小型飞行器侦察与处置,技术集成度高。2024 年启动猎影 3.0 产品研发,升级低空近防能力,重点提升对低空新威胁的识别与处置效率。
    • 技术应用:电子干扰技术为核心,可实现无人机控制链路切断,迫使其返航或迫降,适用于军事要地、边境等场景。
  8. 千方科技(002373.SZ)
    • 综合解决方案:依托智慧交通大数据能力,提供公共安全、航空安保等领域的反无人机解决方案。2024 年底推出新型无人机反制设备,覆盖固定、便携、车载等系列,应用于机场、大型活动安保,结合 AI 技术实现实时监测与精准干扰。
    • 项目落地: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在广东、北京等地应用,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参与北京地方标准制定,反无人机业务与智能交通场景深度融合。
  9. 安恒信息(688023.SH)
    • 技术整合:通过投资凡双科技成立控股合资公司(持股 60%),开发反无人机管控平台,整合网络安全与无人机技术,构建全域监测预警系统,应用于城市安保、大型活动防护等场景。自主研发 “恒脑” 3.0 平台,结合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实现对无人机通信链路的加密与监测,防止数据泄露及黑客攻击。
    • 区块链应用: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无人机身份认证、数据溯源及智能合约执行中的应用,提升低空经济安全监管效率。
  10. 莱斯信息(688631.SH)
    • 体系化能力:深度参与 “天穹” 反无人机作战体系研发,该体系在珠海航展中成功演示,通过雷达、光电、电子干扰等多手段协同,实现对无人机的实时跟踪与智能拦截,产品覆盖机场、军事基地等关键区域。
    • 场景适配:“天牧” 低空飞行服务系统可快速构建多场景防护网络,具备模块化扩展能力,2024 年航展期间签约多个军民融合项目。
  11. 国睿科技(600562.SH)
    • 雷达技术:相控阵雷达产品具备高分辨率、强抗干扰能力,可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精准探测低慢小目标,已应用于军事基地、核电站等安防领域,与电子干扰、激光武器联动形成完整作战体系。其雷达技术在巴基斯坦空战中验证,适配红旗 - 9P 防空系统。
    • 军民融合:技术延伸至舰载雷达与智慧城市领域,军民融合订单可见度达 3 年以上。
  12. 航天工业发展(000547.SZ)
    • 电子战优势:在传感器、指控组件及电子战子系统领域具有优势,可提升无人机探测精度并干扰其通信链路,适用于现代战争及重要区域安保,依托航天科工集团参与多项国防项目。
    • 技术覆盖:弹载抗干扰北斗导航模块技术可提升无人机导航信号稳定性,潜在适配反无人机通信干扰场景。
  13. 中无人机(688297.SH)
    • 创新应用:将部分无人机平台改装为反无人机拦截器,搭载电磁干扰设备或网捕装置执行近距离拦截任务,同时提供侦察监视情报支持,与其他反制设备构建多层次低空防御体系。
    • 军民融合:产品可应用于边境巡逻、灾害救援等场景,与其他反制设备协同作战。
  14. 锐科激光(300747.SZ)
    • 激光技术:子公司推进 “低空激光反无系统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项目,高功率激光器可快速精确打击无人机,自动调整功率以适应不同目标类型,技术无污染、可重复使用,适用于城市、机场等敏感区域。
    • 技术突破:激光反制技术获 123 家机构调研,在低空安防领域具有绿色、高效优势。
  15. 数字政通(300075.SZ)
    • 低空管理:将网格化管理模式延伸至低空领域,结合大数据与 AI 技术实时监控无人机飞行活动,防止非法 “黑飞”,在大型活动中部署系统保障空域安全,未来有望拓展至智慧城市治理。
    • 场景案例:在武汉等地试点低空网格化管理,结合地方政策推动空域安全监管。

二、其他相关标的技术亮点

  • 高德红外(002414.SZ):全球领先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可应用于无人机安防,其 500 万像素高温中波制冷红外探测器可精准识别目标,灵敏度达 0.025℃温差。
  • 大立科技(002214.SZ):红外热像仪产品参与军用及民用无人机安防项目,在电力巡检、应急救援等领域市场份额领先。
  • 海格通信(002465.SZ):弹载抗干扰北斗导航模块技术可提升无人机导航信号稳定性,潜在适配反无人机通信干扰场景。

三、验证与风险提示

  1. 合作进展:联创光电、安恒信息等公司的合作项目多处于洽谈或研发阶段,需关注后续订单落地情况。例如,联创光电与机场合作尚未签署协议,安恒信息的反无人机管控平台仍处技术转化期。
  2. 技术转化:六九一二的高功率微波反无人机技术、锐科激光的激光系统等尚处成果转化期,商业化进度存在不确定性。例如,锐科激光的项目仍需通过实际场景验证。
  3. 市场竞争:大疆等企业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占据主导,反无人机领域需差异化技术突破以抢占份额。例如,康达新材的雷达产品需与国际品牌竞争高端市场。

四、数据支持与信息来源

  • 财务数据:星网宇达 2025 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94.91%,康达新材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63.74%,安恒信息研发支出同比增长 35%。
  • 实战案例:康达新材雷达,天和防务反无人机指挥系统参与巴基斯坦无人机击落事件,莱斯信息 “天穹” 体系在珠海航展演示成功。
  • 技术突破:联创光电激光反制技术获 123 家机构调研,安恒信息 “恒脑” 3.0 平台入选行业标杆。

以上信息综合自公司公告、行业展会、权威媒体报道及公开披露的业务进展,部分数据引用自最新财报及项目动态。由豆包整理,谨慎使用.

资讯解析

行业:
军工、安防、科技
标的:
联创光电 声迅股份 星网宇达 六九一二 华力创通 康达新材 天和防务 千方科技 安恒信息 莱斯信息 国睿科技 航天工业发展 中无人机 锐科激光 数字政通 高德红外 大立科技 海格通信
标签:
反无人机 激光技术 AI 低空经济 军民融合 国防军工 安防设备 人工智能 新材料 反无人机技术 激光拦截 AI图像识别 低空激光反无系统 高功率微波技术 卫星通信 智慧城市
摘要:
多家上市公司在反无人机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涉及激光拦截、AI图像识别、高功率微波等技术,部分产品已进入实战应用或海外市场。
多方:
反无人机技术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技术需求将大幅增加。部分公司已取得技术突破并进入实战应用,海外市场拓展也为业绩增长提供动力。
空方:
技术转化和商业化进度存在不确定性,部分合作项目仍处于洽谈或研发阶段。市场竞争激烈,需差异化技术突破以抢占份额。此外,政策风险和国际贸易环境也可能影响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