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研

同属中航系爆发,关注还未被挖掘同属中航的“军工+消费双驱动”——天虹股份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多家上市公司股价表现亮眼:中航成飞连续四个交易日大涨 50%,成飞集成实现四连板,飞亚达也斩获两连板。

作为中航系唯一未被充分挖掘的标的,天虹股份(002419)的补涨潜力值得高度关注。


集团资源协同:军工与消费的双重赋能


天虹股份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控股的核心零售平台,与中航成飞、成飞集成等军工企业同属一个资本体系。这种独特的央企背景带来两大优势:

军工技术转化红利:集团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积累(如材料科学、智能制造)可通过产业链协同赋能天虹的供应链升级。


基本面拐点:消费复苏与数字化转型共振

消费政策直接受益:2025 年政府推出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5000 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3000 亿元国债)等政策,天虹在预制菜、跨境电商、无人零售等领域的布局将直接受益。

公司自主研发的 “百灵鸟” AI 大模型已落地 AI 客服、智能推荐等场景灵智数科子公司营收增长 30.5%。


估值与市场情绪:滞涨背后的预期差

当前天虹股份的估值与市场情绪存在显著预期差:

估值洼地:截至 5 月 12 日,公司市盈率(TTM)为 80.81 倍,虽高于行业平均(56.54 倍),但显著低于同集团的飞亚达(动态市盈率超 100 倍)。考虑到其消费属性的防御性及数字化转型的长期价值,估值存在修复空间。

补涨逻辑强化:中航系内部存在明显的 “比价效应”。成飞集成因军贸订单预期涨幅超 20%,飞亚达因航空 IP 溢价实现估值重构,而天虹作为集团消费板块的 “隐形冠军”,尚未被市场充分定价。历史数据显示,同一集团内滞涨股在主线行情中后期往往迎来估值修复。


在中航系军工与消费双轮驱动的背景下,天虹股份作为被市场低估的 “价值洼地”,兼具政策红利、技术转化与估值修复三重逻辑。随着消费复苏深化与集团资源协同效应释放,其补涨潜力值得重点关注。


 

资讯解析

行业:
零售、军工
标的:
天虹股份 中航成飞 成飞集成 飞亚达
标签:
天虹股份 中航系 消费复苏 军工技术 数字化转型 消费 军工 央企改革 军工技术转化 消费政策 AI大模型
摘要: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旗下多家上市公司股价表现亮眼,天虹股份作为中航系唯一未被充分挖掘的标的,其补涨潜力受到关注。公司受益于军工技术转化和消费复苏,同时数字化转型也为其带来增长动力。
多方:
天虹股份受益于消费政策及数字化转型,估值低于同集团其他公司,存在补涨潜力。
空方:
天虹股份市盈率高于行业平均,可能存在估值过高风险。